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長生不老的代價:The People in the Trees
最近很流行將科學融入小說中,例如Ann Patchett的State of Wonder(中譯本《奇蹟之邦》由遠流出版)就是個比較熟為人知的例子。前陣子發現這本小說The People in the Trees,就是融合了醫學、人類學的冒險驚悚作品,為什麼一個收養孤兒的諾貝爾獎得主會淪落至階下囚? 而所謂的文化相對論又可以被發展到什麼極致?
故事採倒敘法,小說一開頭就報導主角Norton Perina因為性侵自己領養的小孩而入獄,這本在獄中書寫的回憶錄讓我再也無法把這本書放下。1950年,Norton從哈佛醫學院畢業,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誤打誤撞地跟了一個史丹佛人類學家來到太平洋小島Ivu'ivu上,並發現島上居民長生不老的秘密,是因為食用了島上特有種烏龜的肉。
Norton回到美國後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這個研究,雖然讓他獲得了諾貝爾獎,並成為令人敬重的學者,這個成功所帶來的代價是吸引了大批的學者、藥廠與傳教士前往該小島,曾經的伊甸已不復在,自然生態被摧毀、部落文化蕩然無存、烏龜被抓光、森林被夷平,看到這裡我忍不住流下淚來。
然而長生不老不是沒有代價的,Norton的觀察與研究顯示,島上的族人雖然因為食用烏龜肉而大大延緩身體老化的速度,這些人類的心智卻依然按照正常速度老化,於是到了最後,這些一兩百歲的人瑞們雖保持健康的生理狀況,卻會因為心智失能,而成為一具一具行屍走肉,無法再與人溝通,只剩下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
於是長生不老的夢滅了,小島再也回不去了。但Norton對於愛的追尋仍持續著,前前後後領養了40幾個小島孤兒的他,已是人們與媒體眼中的大善人。然而,到底他有沒有犯下這些令人髮指的罪行? 為了愛,他還要付出什麼更大的代價?
正職工作為旅遊作家的Hanya Yanagihara在這本初試啼聲的小說作品中,將整個小島場景描述得活靈活現,讀者就像親自到那裡走了一遭一樣。而令我感到驚訝的是作者對於長生不老的科學解釋,雖然一看就知道不可相信,還是不失其邏輯性(有關端粒酶的相關研究可以參見這個PDF檔),加上Norton Perina的遭遇也和現實生活中的諾貝爾獎得主Daniel Carleton Gajdusek遭遇不謀而合,小說中對於文化相對論的探討也發人省思(這就不要暴雷太多),整個精心策畫的故事線與不可靠的敘事者,也讓閱讀過程充滿驚喜與懸疑的樂趣。
非常推薦。
閱讀難易度:三顆星(整本書最後有U'ivuan土語的幾個單詞解釋可參照)
整體推薦度:四點五顆星(最後一章讓我真的沒辦法給到五顆星...但絕對不是因為這本書寫得不好...BJ4)
Title: The People in the Trees
Author: Hanya Yanagihara
Hardcover: 384 pages
Publisher: Doubleday (August 13, 2013)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385536776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