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xane Gay寫的這本Bad Feminist無疑是2016到目前為止我的最愛(沒有之一),然而這本書並非2016才出版,而是早在2014年夏天問世,讓我讀了以後感到相見恨晚,越讀越不想要這本書結束。Roxane Gay同時也在TED Talk以"Confessions of a Bad Feminist"為題,闡述女性主義者與女性主義運動的多重樣貌。
「女性主義」一詞帶著非常雄厚的歷史脈絡,過去活躍在女性主義運動的「女性主義者」們似乎都有個完美的形象,這些特徵可能包含必須走上街頭、必須生氣、必須堅強、必須憎恨男人、不能剃毛...等等,彷彿不符合這個形象,或沒辦法確切地闡述女性主義理論理論,就不配稱為「女性主義者」,這對於嚮往女性主義的人來說,是很沉重的壓力與阻力,畢竟人絕非完美。
因此Roxane Gay自稱是個Bad Feminist,她認為女性主義必定是有缺陷的,因為女性主義是一個由人所組成的運動,而人生來就是有缺陷的。而且女人本來就不是一個同質的分類,我們可能擁有不同膚色、生於不同文化、處於不同社經地位,自然也就無法給「女性主義」一個唯一真實的定義,也沒有任何一種女性主義能適用於所有的女性主義者。
然而即使女性主義是有缺陷的,它仍然提供我們一個理論基礎去分析,並在這個瞬息萬變的文化中找到自己的路與方向。對Gay而言,女性主義讓她找到自己的聲音,並且幫助她發聲;女性主義是選擇,它讓Gay尊重其他女人的選擇,即使她自己並不會做同樣的決定;女性主義同時也是她怎麼寫、怎麼讀、怎麼活的準則。
我非常贊同這個定義,也非常感動。
但是到底誰才是女性主義者?女性主義者必須時時刻刻為女人而戰嗎?如果我喜歡看美式足球,是不是就不能當個女性主義者了?
我推薦過自己參加的兩個讀書會討論過這本書,大部分人都很喜歡,但也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見,我記錄於下:
1. 除了探討女性主義相關議題,書中也包含許多作者對於自己身為an African American female, a feminist, a queer的多重身分探討,特別是種族議題的戲份很重,優點是這本書確切反映了intersectionality所探討的精神與觀點,缺點是如果只為了女性主義而來可能會有點失望。
2. 其中有些文章需要讀者對於美國文化有一些了解會比較有趣。不過當作散文讀一讀,也是不錯啦。
3. 最有共鳴的一篇是對於電影《姊妹》(The Help)的分析,大概因為大家都看過那部電影,討論滿熱烈,也點出許多看電影時沒注意到的盲點。
我推薦過自己參加的兩個讀書會討論過這本書,大部分人都很喜歡,但也提出一些不同的意見,我記錄於下:
1. 除了探討女性主義相關議題,書中也包含許多作者對於自己身為an African American female, a feminist, a queer的多重身分探討,特別是種族議題的戲份很重,優點是這本書確切反映了intersectionality所探討的精神與觀點,缺點是如果只為了女性主義而來可能會有點失望。
2. 其中有些文章需要讀者對於美國文化有一些了解會比較有趣。不過當作散文讀一讀,也是不錯啦。
3. 最有共鳴的一篇是對於電影《姊妹》(The Help)的分析,大概因為大家都看過那部電影,討論滿熱烈,也點出許多看電影時沒注意到的盲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