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1日 星期二

The Husband's Secrets...(& Nana's 2013 Reading Statistics!)


2013年的最後一天早晨,看完了今年的第100本書,是澳洲作家Liane Moriarty的The Husband's Secret,這本書自九月出版以來就一直長踞紐約時報排行榜,現在上Amazon查看,總共有3,677人給予評分,平均是4.3顆星,真是了不得。

故事的開始很簡單,就是一位完美主婦在閣樓的鞋盒裡發現丈夫寫給她的一封信,信封上特別註明,要在丈夫死後才能打開。於是她馬上打給人在美國出差的丈夫詢問這事,沒想到丈夫除了希望她不要打開,還隔天馬上飛回雪梨,覺得事態有鬼的妻子還是打開了這封信,開啟了一連串早在二十幾年前就註定好的悲劇...

大概知道這樣就可以開始看了XD 這是一本事先知道的越少,會越覺得好看的書。只是一開頭會有許多看似不相干的人出場,我個人也是因為這樣的原因,認為這是一本很雜亂的故事...所以在九月時試看完,就沒有動力繼續追。後來感謝我的aNobii書友Cherry Wang的推薦,我才終於重拾這本書,過了前三章終於牢記所有出場人物姓名後,就一路順暢在兩天內看到最後,也因此發現作者這樣安排的用意,原來這絕對不是你所以為的單純的Chick Lit (由於本於性別研究的精神,我其實很討厭這個詞,但現在姑且就用這個約定俗成的詞語來代表這個眾所皆知的書籍分類)。


沒想到2013年就這樣咻~的過了,想要讀書的時間還是不夠。今天閒來無事做就把過去三年的閱讀清單做了一些統計與整理...


以閱讀書籍的語言而言,英文書的數量從2011年的5本,到了今年已經增加為34本。


以閱讀書籍的文類來看...非小說的數量有逐年增加,今年其實是因為換工作跑道的關係,所以大量閱讀了某個領域的相關書籍...這就是所謂的活到老學到老嗎~


以細項分類來看的話,這三年加起來的300本書裡,最多的是Crime/Thriller,我想應該是我自己將這個分類分得太大了,所以數量才會這麼多~

定期回顧一下自己過去的閱讀清單其實還滿有趣的,當然,在此同時也決定陪我迎接2014的下一本書了!! 明年見囉 :D

2013年12月22日 星期日

Driven: Donald Driver 球場上下都精彩的人生


2013 NFL進入倒數最後兩周賽事,國聯美聯混沌不明的情勢也越趨緊張,Green Bay Packers所處的國聯北區,在Detroit Lions連輸兩周的加持之下,終於拿回季後賽資格主控權,只要再贏兩場,就能以分組第一的姿態進入季後賽。

今天是走錯版了嗎? 為啥文學部落格變成運動部落格了?! 大家莫慌張,其實今天要介紹的就是我最喜歡的Wide Receiver: Donald Driver的自傳Driven,所以讓我於文章開頭先分析一下今年的情勢。

說到這位在Packers服役長達14季的老將Donald Driver,在2012年賽季結束後宣布退休,生涯僅缺席過4場比賽,在Packers歷史中算是出勤率第二高的球員(是的不要懷疑,第一高就是神人Brett Favre),曾經入選過4次Pro Bowl,在2010年賽季終於拿下他第一個,也是唯一的一個Super Bowl冠軍戒指。

在球場上,他總是認真面對每一場比賽,若是接了一顆漂亮的球,他總要跳支小舞來慶祝,若是戰情不順意,他則是打起精神,為全隊進攻組喊話提振士氣。不管球賽結果如何,面對球迷與鏡頭,他總總是露出燦爛的微笑。親民的形象,讓他經過這14季球賽退休時,成為許多球迷心中最依依不捨的一位球員。

除了運動場上的輝煌戰績,他一路走來推行公益不遺餘力,出道初期就經常擔任Goodwill代言人,自2008年起,便接下Favre的棒子,擔任Packers每年舉辦的慈善壘球賽主辦人,還曾拿過美國跳舞實境節目Dancing with the Stars第14季冠軍!出版了這本自傳後,更多了「紐約時報暢銷作家」的頭銜。

然而看似風光亮麗的背後,最被人傳頌的還是1999年選秀那年,他竟然是在第7輪第213個Pick才被選上,最後卻入選過4次Pro Bowl的佳話。

書中一開始主打的還是他來自於休士頓一個不完整的家庭,中學時期住過拖車,一直到上大學以前都還曾販過毒的悲慘過去。我其實一直以來不太愛看傳記,就是因為內容的真實性往往令人存疑,因此姑且不論他上大學以前的經歷有多少是真,最令我感動的,其實是他述說自己以第213個Pick進入Packers一路走來的奮鬥過程。

當年,這個Rookie好不容易接到第一個Touch Down後竟然被調去特別組,但他沒有氣餒,就算被看輕,就算在特別組,他還是打得有聲有色。後來重回進攻組,又談到他與Favre的革命情感與默契,聽他細數每一季總是有希望打進Super Bowl,卻又失望的過程,也讓我想起其中兩年賽季,我在下雪的Wisconsin獨自求學,零下二十度還要走15分鐘去學校,以及美國同學都在歡度感恩節時,還留在24小時圖書館寫報告的悲苦心情。那時候每個星期天,我總是開著FOX與CBS度過,看他們在球場上堅持到最後一秒,看Donald Driver的認真神情,總是大大鼓舞了我。

那時候一個主播說,Football is a way of life,我便牢記至今,也總是勉勵自己,不到最後一秒絕對不可以放棄。

然而這本自傳不是只有粉飾太平,他也說到自己漸漸人老珠黃後,球隊不再重用他時的心情,身為球迷也可以理解,球隊會有球隊的考量,畢竟老人不退休,哪有辦法練新兵。但他很真誠地說,謝謝球隊給他的栽培,更要謝謝球迷的大力支持。因此有部分原因,是考慮到球迷的心情,14個賽季後,即使他知道自己還可以打球,他還是決定要在Packers退休,選擇了與Favre和Greg Jennings在面對球隊給的退休壓力時,決定投入世仇敵營Minnesota Vikings截然不同的道路。

因此,這本書其實是我買給自己的30歲生日禮物。Football場上不是只有蠻幹的鄉愿精神,或冠冕堂皇的堅持到底言論,或許正是他面對現實時所做的選擇,讓我更認定即使人生中有許多必須要妥協的地方,還是不要忘記自己最珍惜的東西是什麼。


閱讀難易度:一顆星(以非常真誠的簡單文字敘述不平凡的奮鬥人生)
整體推薦度:五顆星(極度勵志)


Title: Driven: From Homeless to Hero, My Journeys On and Off Lambeau Field
Author: Donald Driver
Hardcover: 288 pages
Publisher: Crown Archetype (October 22, 2013)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385349147

2013年11月20日 星期三

The Circle:重現1984,現代更無所不在的老大哥(Big Brother)


看這本書的那天晚上發生一場大地震,朋友開玩笑地說,以前一地震,大家會說快逃,現在發生地震,大家會說...快PO文!! 是的,自從「社群媒體」滲透我們的生活後,許多朋友非得上網分享自己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吃飯要先拍照,做任何事都要先打卡,連睡覺也要在「溫暖的家」與大家道晚安。如果你也是重度Po文患者,那麼今天要介紹的這本書可能會讓你在下次Po文前再三思考,「我真的要這麼做嗎? 我真的要讓全世界所有不管是認識我或不認識我的人知道我此時此刻的心情與動作嗎?」

The Circle是TED重量級講師Dave Eggers於10月8日所發表的最新小說,書名就是小說中女主角Mae有幸跟隨學姊Annie的腳步,加入所有年輕人夢想中的完美企業:The Circle。

從現在角度來看,The Circle就是Google、Facebook和Amazon的合體:它走在創新思考的尖端,還以人為本、鼓勵人們之間的互相交流與關心,你可以帶狗來上班、可以帶小孩來上班,還可以參加許許多多大小小的社團,對員工而言,生活中不是只有工作,但他們卻都樂在工作,還對生活充滿了熱情與愛!簡言之,這是個只有菁英中的菁英才能進入的公司。

才興起沒幾年,The Circle就因為發明了「TruYou」這個技術而聲名大噪,這個技術讓人們在網路世界也可以擁有獨一無二的身分,串聯你所有的基本個資、帳號密碼、網路PO文身分、喜好、銀行支付帳號等等,讓人們再也不用擔心個資遭駭,或被冒充使用。這幾年下來,也陸陸續續發明許多新奇的技術,希望可以讓世界上的資訊更透明化,因為這家公司的經營理念主張「秘密就是謊言、分享才是關懷、隱私其實是一種竊盜」(Secrets are Lies; Sharing is Caring; Privacy is Theft.)。這某方面也呼應了Google執行董事長Eric Schmidt曾說過的格言之一:「如果你有什麼不想被人知道的事,或許一開始就不應該去做。」

然而,越深入閱讀,你會發現,這些所謂讓生活更便利的東西、所謂可以陪你生老病死幾系郎的高科技,其實正在一步一步吞噬人們的生活,只要一不注意,連政府都可以被取代...

所以,我們的女主角一進入公司就對於它的經營哲學嘆為觀止,到底她有沒有辦法察覺到這個公司的陰謀並成功阻止其擴張,這個世界到底會不會再也沒有隱私的觀念可言?

這本書一推出,就引起網路世界軒然大波(畢竟是一本關於網路世界的書),支持的人說,早就說過科技很危險吧,如果放任科技無邊界的發展下去,這個世界就會被這些大企業吞噬,如同書中所描述的世界一樣,最後甚至出現《BBS鄉民的正義》裡面人肉搜索的劇情,還有人唸完這本書以後嚇到戒Twitter一個月。反對的人則反駁,「科技才不是這樣,你們這些反對科技的人就是不懂科技的本質,所以才會疑神疑鬼,以為科技就是不好。」

甚至是作者本身也說過,他在寫小說前,都盡量避免閱讀跟網路世界有關的小說,或是跟這些科技公司相關的書與研究,更給了反對派討厭這本書最重要的一個理由:所以作者本身就是不懂裝懂,亂寫一通,真實世界的科技人根本不是過著那種生活。這又給了支持本書的人一個論點:「其實這本書就是你們這些科技人的照妖鏡,不要讀了以後見笑登生氣!」

我個人讀後感是覺得這本書在寫作與故事線上有優有劣。缺點是有時候劇情有點鬆散,常常會讓我想問,這部分講這麼多是有什麼意義。然而就在我覺得有點無聊快要放棄的時候,爆點馬上就會出現。這麼說來,這本書的本質上好像跟風水世家或家和萬事興等鄉土劇一樣,收視率下滑時就驗個DNA或端出落水失憶梗,但是作者不愧是TED Talks名牌講師,書中所有只要是跟現場演講有關的片段都非常精采,這些爆點也都安排的比鄉土劇中流產車禍還要精采非常多,值得編劇們好好學習。

結論是,對於這本書的網路論戰,比看這本書還要精彩!(這裡有一篇很好的書評整理供參考)我個人比較喜歡的一個本日最台肯書評是這一篇,他的結論是,對於本書的這些網路論戰,基本上就呈現了作者在本書中想要表達的訊息之一:這個世界並不是只能有一個聲音,也不可能完全的資訊透明,我們也應該能夠暢所欲言,或是不發表任何意見...就算有不想要分享的事,我們也有權利不分享給別人知道。


閱讀難易度:三顆星
整體推薦度:三顆星(我是有科技恐懼症,卻在科技業工作的假科技人,所以念完這本都要起雞皮疙瘩,哈哈)


Title: The Circle
Author: Dave Eggers
Hardcover: 504 pages
Publisher: Knopf; First Edition edition (October 8, 2013)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385351393

2013年11月9日 星期六

Amazon 2013 百大選書前十強


每年最令人引頸期盼的時刻又來到了,一看到Amazon和Publishers Weekly公布今年的選書,只好先把手邊正在寫的書評放下了。然而仔細一看,今年的選書好像和我想的完全不一樣哪~~看來我越來越偏離主流了(笑)

今年的Amazon很用心,還特別製作了一本免費的Reader's Guide,裡面有編輯短評這本書入選的原因,還有一些跟作者相關的資訊,像And The Mountains Echoed這篇裡面,便介紹到作者在美國巡迴Book Tour時的一些小趣事,看完後不僅對作者又更了解了一點,同時也讓我很想看那本書...(對,我中招了!!!)


以下是Amazon不分類百大選書前十強

1. The Gold Finch by Donna Tartt: 大師就是大師,睽違十一年才推出的生涯第三部小說,推出不到一個月,直衝榜首。我必須承認我對於這位作者之前的作品不熟悉,所以看到這本書敘述一位小男孩年輕時就在一場意外中失去母親,最後在藝術裡找到慰藉,這樣看似簡單,卻可以寫到784頁的作品不是很感興趣...但是身為第一名想必有他迷人之處,有看過的網友歡迎分享一下心得,因為我也很好奇!!

2. And the Mountains Echoed by Khaled Hosseini: 這本書就是《追風箏的孩子》和《燦爛千陽》的作者於2013年推出的最新作品,挾帶著強大的攻勢,五月底甫出版,連國內兩大網路書店都特別專頁介紹。看介紹又是阿富汗生離死別、親情與家族歷史等等賺人熱淚的悲慘作品,人生已經夠悲慘了,所以謝謝,看以後有沒有機會再連絡吧~

3. Thank You for Your Service by David Finkel: 又是一部敘述這場不受歡迎的戰爭與裡面無數悲慘犧牲者的作品,我猜一應該是去年的第五名Billy Lynn’s Long Halftime Walk的非小說版本。對於戰爭類作品,我可能只對二次世界大戰的猶太人有興趣,所以最近開始看《當我們談論《安妮日記》時,我們在談些什麼》

4.  Life After Life: A Novel by Kate Atkinson: 這本書講述一個女孩不停死掉又活過來的故事,在歷史的洪流中,她發現自己做的選擇擁有改變世界的能力。當初看到簡介時非常想看,但看第一章沒幾頁就忘記它的存在了(掩面)。

5. Pilgrim’s Wilderness: A True Story of Faith and Madness on the Alaska Frontier by Tom Kizzia: 身為阿拉斯加安克拉治每日報的記者,作者娓娓道來這個背後擁有無數轉折的故事,這看似就是平凡清教徒的家庭,由Papa帶領著,在這個平靜的極北之地掀起一場波瀾,隨著一場戰爭越演越烈,記者也挖掘出這位Papa的來頭似乎不像外表看來那麼單純,這個家庭更暗藏許多不可說的秘密。第一次看到真人真事比小說還精彩,但可能要了解一點美國近代史會比較有趣。

6. Lawrence in Arabia: War, Deceit, Imperial Folly and the Making of the Modern Middle East by Scott Anderson: 又是一個現代西方文明與戰爭如何形塑現代中東的歷史故事Orz不贅述

7. Tenth of December: Stories by George Saunders: 他是一位讓我摸不透的作者。我得老實說我並不是非常喜歡他在這之前的作品,但這本短篇小說集卻讓我對他刮目相看。許許多多有關於救贖與良知的故事,在他筆下有時還多了些幽默。年中得知時報要出版這本短篇小說集,非常期待~加上Alice Munro獲得2013諾貝爾文學獎後,希望台灣可以出版更多國外作家的短篇小說集。

8. The Son by Philipp Meyer: 這本書背景設定在德州,時間軸卻從1800延續到20世紀石化業興起,這期間世世代代有關於權力、種族、土地與石油的糾葛,感覺起來是部史詩級的著作。但是對於德州莫名抗拒的我...又再一次略過這本書。

9. A House in the Sky: A Memoir by Amanda Lindhout: 一個從小對於國家地理雜誌裡的世界極端嚮往的女孩,長大後積極存錢就是為了環遊世界,到世界上最沒有想去的地方,成為一名戰地記者,然而她萬萬沒想到...來到這個有「全球最危險國家」索馬利亞,卻是改變她一生的決定。在這裡她被監禁了460天,遭受精神與身體的雙重折磨,卻也讓讀者看見人在面對挑戰時,可以被激發出來的韌性與堅強。

10. Eleanor & Park by Rainbow Rowell: 前十名裡面唯一上榜的YA作品,就是這本敘述1986年高中生純純戀愛的小說,然而這本書引起許多成人讀者的共鳴,原因就在於我們總相信初戀沒有善終,但是這本書卻很單純的寫出,兩個非常非常喜歡對方的青少年,如何在險惡的學校環境與惡劣的家庭反對中,誠實且堅定的面對他們的感情,並希望可以一直走下去。在那個沒有網路、沒有Facebook的年代,這讓人多麼嚮往!只能說這個封面太青春了哈哈。

今年Amazon也新增名人推薦(Celebrity Picks)單元,你可以看看自己喜歡的作家或名人有沒有在裡面,一窺他/她的閱讀喜好。(以下只是節選部分名人)



同場加映:Publishers Weekly 2013年度十大選書

1. Sea of Hooks by Lindsay Hill
2. Going Clear: Scientology, Hollywood & the Prison of Belief by Lawrence Wright
3. Dirty Wars: The World Is a Battlefield by Jeremy Scahill
4. Men We Reaped: A Memoir by Jesmyn Ward
5. The People in the Trees by Hanya Yanagihara (心得在此)
6. Lost Girls: An Unsolved American Mystery by Robert Kolker (很想看這本)
7. Miss Anne in Harlem: The White Women of the Black Renaissance by Carla Kaplan
8. A Constellation of Vital Phenomena by Anthony Marra
9. The Silence and the Roar by Nihad Sirees, trans. by Max Weiss
10. The Good Lord Bird by James McBride

2013年9月26日 星期四

[試讀] 擁抱母女情結裡的愛與矛盾:那些沒有妳的自憐派對


原文書名With or Without You引用自U2的同名歌曲,《那些沒有妳的自憐派對》這本書表達了母女之間愛恨交織的情感與矛盾,讓我看完以後不禁一想再想,到底以愛之名的母女親情可以被無限上綱到什麼境界:身為女兒的一方面知道,就是母親對她刺下這刀,卻又冀望哪一天,這個母親可以轉過身來擁抱自己,舔舐那綻裂的傷口。

作者露塔自述在一個毒蟲家庭裡長大,媽媽本身就吸毒也販毒,在這個家庭裡,不吸毒反而是很奇怪的事,加上媽媽並沒有儲蓄與理財的概念,小時候的露塔就在「很有錢」跟「身無分文」兩種狀態中無限迴圈。吸毒成癮者的不可預測性也在前四分之三本書被描述得淋漓盡致,搬離家唸書以前的露塔只能期望母親好相處的那一面較常出現,如履薄冰的過日子,就算是被遠親叔叔猥褻了,她也只能藉由遺忘來讓自己好過一點。

然而她的媽媽還是很愛她,並且一直相信露塔有一天一定會出人頭地(當然也有可能是冀望女兒回來養她),但是正是這樣壓迫式的愛與期望,她不僅不像一般毒蟲,根本不在意兒女的教育,還卯全力讓露塔進入私立學校就讀。同時她也是個非常有遠見的創業家,曾經讓露塔繼父家中即將倒閉的計程車行起死回生,並經營得有聲有色,只是她沒有行政處理能力與儲蓄理財概念,加上毒癮的逐漸加重,讓這層母女關係最後走向無法挽回的道路。

或許作為一個旁觀者,我可以說露塔的母親其實是個非常有野心、有才華、有遠見的女性,但是身處於這樣險峻的環境裡,最後她悲慘的結局其實是可以預見的。然而身為她的女兒,露塔的日子並不好過,因為妳永遠無法很精確的說出對自己母親的感受,你只知道那其中含有愛、有敬畏、有希望,同時夾雜著悔恨、不齒、與絕望;妳希望她注意到妳對她的需要,卻也希望她給妳足夠的發揮空間;妳希望自己永遠不要變得像她一樣,卻又必須花費好幾倍的力氣才讓自己脫離她對妳所造成的影響。

在全書最後四分之一,她敘述自己戒除酒癮,重新找回人生發球權的過程。或許露塔成功了(for now),然而就在大部分人齊聲譴責她母親因為讓她吸毒、給她情緒與生理上的壓力、並且忽略她被性侵,導致她的人生幾乎崩潰時,我卻想指出,其實也是因為露塔學得了她母親的堅強與毅力,才讓她撐過這條難走的回歸正軌。

如同我在過去悼念Adrienne Rich的文章中所述,母女之間不斷的吸引與矛盾是把我推進社會學的起源,最近又正好剛看完《柳橙不是唯一的水果》作者的自傳《正常就好,何必快樂?》,這本驚世駭俗的回憶錄《那些沒有妳的自憐派對》更加深了我心裡母女之間的情感拉扯。

誠心推薦所有對於母女關係存有那麼一絲絲疑惑與不安的母親或女兒們,或許跳脫出當事人的角色,妳更可以擁抱自己與母親或女兒關係裡的美好與矛盾。我非常喜歡作者在前言裡所說的一段話:「我希望人們從書中找到希望...我的母親很糟糕,但她同時也很棒。她既不成熟又複雜。她對我說的話和做的事讓人很受傷,但她愛我勝過任何人。我希望讀者能擁抱這些矛盾之處,而非逃離他們。矛盾,就是這些人以及我們所敘述的關於他們的故事,如此值得紀念的原因。」

感謝商周編輯主動找我試閱這本書,希望妳也能透過閱讀別人的經驗與故事,找到自己的生存之道。

With or without her, this is your life after all.

2013年9月7日 星期六

長生不老的代價:The People in the Trees


最近很流行將科學融入小說中,例如Ann Patchett的State of Wonder(中譯本《奇蹟之邦》由遠流出版)就是個比較熟為人知的例子。前陣子發現這本小說The People in the Trees,就是融合了醫學、人類學的冒險驚悚作品,為什麼一個收養孤兒的諾貝爾獎得主會淪落至階下囚? 而所謂的文化相對論又可以被發展到什麼極致?

故事採倒敘法,小說一開頭就報導主角Norton Perina因為性侵自己領養的小孩而入獄,這本在獄中書寫的回憶錄讓我再也無法把這本書放下。1950年,Norton從哈佛醫學院畢業,因為不知道自己的未來在哪裡,誤打誤撞地跟了一個史丹佛人類學家來到太平洋小島Ivu'ivu上,並發現島上居民長生不老的秘密,是因為食用了島上特有種烏龜的肉。

Norton回到美國後在學術期刊上發表了這個研究,雖然讓他獲得了諾貝爾獎,並成為令人敬重的學者,這個成功所帶來的代價是吸引了大批的學者、藥廠與傳教士前往該小島,曾經的伊甸已不復在,自然生態被摧毀、部落文化蕩然無存、烏龜被抓光、森林被夷平,看到這裡我忍不住流下淚來。

然而長生不老不是沒有代價的,Norton的觀察與研究顯示,島上的族人雖然因為食用烏龜肉而大大延緩身體老化的速度,這些人類的心智卻依然按照正常速度老化,於是到了最後,這些一兩百歲的人瑞們雖保持健康的生理狀況,卻會因為心智失能,而成為一具一具行屍走肉,無法再與人溝通,只剩下最基本的吃喝拉撒睡。

於是長生不老的夢滅了,小島再也回不去了。但Norton對於愛的追尋仍持續著,前前後後領養了40幾個小島孤兒的他,已是人們與媒體眼中的大善人。然而,到底他有沒有犯下這些令人髮指的罪行? 為了愛,他還要付出什麼更大的代價?

正職工作為旅遊作家的Hanya Yanagihara在這本初試啼聲的小說作品中,將整個小島場景描述得活靈活現,讀者就像親自到那裡走了一遭一樣。而令我感到驚訝的是作者對於長生不老的科學解釋,雖然一看就知道不可相信,還是不失其邏輯性(有關端粒酶的相關研究可以參見這個PDF檔),加上Norton Perina的遭遇也和現實生活中的諾貝爾獎得主Daniel Carleton Gajdusek遭遇不謀而合,小說中對於文化相對論的探討也發人省思(這就不要暴雷太多),整個精心策畫的故事線與不可靠的敘事者,也讓閱讀過程充滿驚喜與懸疑的樂趣。

非常推薦。


閱讀難易度:三顆星(整本書最後有U'ivuan土語的幾個單詞解釋可參照)
整體推薦度:四點五顆星(最後一章讓我真的沒辦法給到五顆星...但絕對不是因為這本書寫得不好...BJ4)


Title: The People in the Trees
Author: Hanya Yanagihara
Hardcover: 384 pages
Publisher: Doubleday (August 13, 2013)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385536776

2013年8月31日 星期六

Kiss Me First:Facebook上的架構人生


Kiss Me First又是一本探討現今人們過度依賴社群媒體的盲點,並自問「這些在Facebook上稱為朋友的人...我真的認識他嗎?」Publishers Weekly 3月多時就在小說書評中介紹了這本書,6月時又將這本書列入Best Summer Books 2013,馬上讓這本書成為今年令人引頸期盼的小說處女作之一。

故事其實從一個二十幾歲的宅女Leila開始。她沒有爸爸,媽媽早逝,一個人活在世界上,以接電腦相關case維生,足不出戶,過著封閉自我的生活。直到有一天她發現了Red Pill這個網站,這個網站名稱出自Matrix駭客任務,電影裡的墨菲斯對尼歐說,若選擇藍色小藥丸,就代表選擇安於現狀,若選擇紅色小藥丸,代表了一切建構現狀的謊言與現實都會被拆穿。而這個網站將會變成你人生中的紅色小藥丸,帶領你認識更多人生未知的真理,繼續革命。

於是,Leila開始成為這個網站上的常客,和眾多網民討論聲中的哲學與道德難題,直到有一天,充滿智慧又迷人的站長Adrian約她出來見面,並對她提出一個要求...就是希望她可以幫助一位想要自殺的迷人女性Tess,在Tess自殺後,仍然上網更新Tess的Facebook,再逐漸減少更新頻率,讓Tess「自然而然」消失在網路世界。

而不諳現實世界人際險惡的Leila也接受了這個要求,然而和胖胖的又離群索居的Leila不一樣的是,這個想要自殺的Tess,雖然有著心理問題,卻長得很漂亮,且過著和朋友充滿性愛、Party的瘋狂生活。於是在認識Tess並試圖假扮她的過程中,Leila也經歷了和自己的人生迥然迴異的價值觀與生活方式,甚至還自以為的談了一場戀愛。

這個計畫會順利的進行嗎? Tess到底去了哪裡? 而這個網站背後的Adrian又是為了什麼進行這樣看似熱心,卻實則狗屁不通的助人自殺計畫?

作者在與Publishers Weekly的訪談中說到,這個小說的構思起源就是因為Facebook與Twitter這些社群網站的興起,讓她發現自己不用與親朋好友見面,就可以透過這些平台來了解他們生活中的許多細節,然而這個平台在鼓勵人們揭露更多關於自己的消息時,同時也讓人們變得不誠實-你可以透過這些社交媒體建構一個想要讓別人看見的形象,而那卻不一定符合你真實的狀況。

這讓我想起之前介紹過的一本書:<Goodbye for Now:暫時先掰囉>,同樣探討若是人們一直保持像Facebook這樣的交流模式,是不是有一天就算某人從生活中消失了,只要他繼續更新臉書動態,我們就還是自以為對方仍好好的活著?

只是這本Kiss Me First用了比較驚悚的角度來探討這個事實,同時也將重點著重於獨自一人在螢幕前按讚時,那孤獨的本質。Adrian利用了一直以來都一個人生活的Leila,先是稱讚她,給她自信心,再也使用了她會懂的語言和她溝通,讓Leila一頭栽入「幫助想要自殺的人達成心願」這個實則不合理的道德問題。

儘管這本書的原始要求不管在小說或現實生活中都荒謬到不行,我還是繼續看下去,只因為我想知道Leila與Tess的結局,直到最後最後一刻,這個故事都是這麼的令人心疼,也成為新一代的警世恆言:「請多關心你身邊的親朋好友吧!」


閱讀難易度:兩顆星
整體推薦度:四顆星


Title: Kiss Me First
Author: Lottie Moggach
Hardcover: 320 pages
Publisher: Doubleday; First Edition edition (July 9, 2013)
Language: English
ISBN-10: 0385537476
ISBN-13: 978-0385537476

2013年8月2日 星期五

Visitation Street: 你的人生要往哪裡去?


這封面是LOMO是吧?
在《神秘河流》搬上大螢幕後,台灣讀者對丹尼斯.勒翰應該不陌生,但真正的推理迷一定知道Gone Baby, Gone裡以派崔克翰安琪為主的一系列作品。沒想到就在去年年中,多才多藝的丹尼斯.勒翰宣布與HarperCollins集團合作,成立了以他為名的出版社,並於去年出版了第一本作品The Cutting Season,今年七月終於推出第二本小說: Visitation Street

這個發生在紐約布魯克林區附近社區Red Hook的故事,從兩個白人女孩半夜乘小艇在哈德遜河上溜搭,隔天早上卻只有一個活著回來揭開序幕。這個事件改變了全社區,也改變了被捲入的每一個人:滿懷抱負理想,希望可以凝聚社區意識,還自掏腰包製作社區新聞,卻猛然發現自己站在社區種族分界線上的黎巴嫩籍雜貨店老闆,一直相信總有一天一定可以找到那個失蹤女孩;有才華卻背負著罪惡感,過著悲慘生活的高中音樂教師,並不知道在他救起生還女孩的那一刻,他會如何重新檢視自己那不堪回首的過去;一個黑人青少年,終於要擺脫父親慘死的陰影,並希望藉由申請大學向另一個人生邁進時,發現自己成為嫌疑犯;一個從小和這兩個白人女主角玩在一起的黑人女孩,幾年前因為膚色不同而漸行漸遠,卻在這時候開始聽見失蹤女孩的囈語;生還的女孩聲稱自己什麼也不記得了,卻持續活在失蹤好友的陰影下,她又隱藏了什麼真相?

圍繞在這個悲劇旁的還有整個小鎮的改造計畫,儘管毒品與暴力仍然存在,坐擁河景的高級超市建造計畫已經傳開,一些人們希望這個城市會因為都更而變得更好,而有另一群人,別無選擇,只能持續活在鎮上最陰暗的角落。

這本小說精確地描寫了生活在該社區勞工階級的無所適從,一一檢視這些人們的過去與現在:那些他們所盼望的,以及那些讓他們受苦的。然而看完書以後,真正震撼我的是作者如何描寫現在依然普遍存在於美國許多小鎮上,那些真正區隔人群的界線:種族、階級、文化與性別。讀來令人感到痛苦,但更多的是同情,我更想知道這本書結束以後,這些角色的人生會往哪裡去。

最後,或許就像雜貨店老闆說的,人們總是不停的給彼此貼上標籤,為對方塑造出我們想像中的形象,然而實際上我們是個什麼樣的人,只有自己知道。

所以不要放棄自己。


閱讀難易度:三顆星(許多口語與外來語參雜在其中)
整體推薦度:三顆半星(需要一點時間消化)


Title: Visitation Street
Author: Ivy Pochoda
Hardcover: 320 pages
Publisher: Dennis Lehane Books/Ecco (July 9, 2013)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062249890

2013年7月27日 星期六

Wisconsin大火悲歌:Firestorm at Peshtigo


講到歷史上有名的大火災,大家第一個想到的應該是1666年的倫敦大火或1871年的芝加哥大火吧? 不過不管當時火勢是如何猛烈、災情是多麼慘重,西方世界往往把這兩場大火看作是這兩個國際級城市重生與轉型的契機,一個締造了全世界的金融中心-城區(City),另一個則是給予建築師們一個自由發展的舞台,造就了近代建築史上最華麗的一章。

然而就在1871年10月8日芝加哥大火的同一天,在Wisconsin的Peshtigo也發生一場大火,死亡人數上看2500人,卻鮮少有人提起。這場大火不是繁榮的開始,而是許多人夢想的終點。

回到1871年初,當時Peshtigo地區的繁榮景象是不可一世。Wisconsin擁有大片大片的森林與平原,鄰近密西根湖也意味著交通便利,造就當時的興盛的伐木業:光是從Peshtigo鄰近城市Marinette的周邊短短九公里內,就坐落了8座木材廠;加上當時芝加哥第一任市長William B. Ogden的中西部鐵路網建造大業正如火如荼展開中,連底特律郵報記者都說,「Wisconsin是美國的伊甸園。」

就因為這樣的榮景與希望,Peshtigo與Marinette周邊地區成為許多歐洲移民落腳的地方,伐木工廠不僅提供工作的保障,所有的工人們無不希望有一天存夠了錢,可以擁有自己的房子。然而,過度開發與鐵路興建其實對整個自然環境帶來極大的傷害,畢竟,想要蓋鐵路或蓋房子,必須要先把整片森林除去,好的木材拿去木材工廠,剩下的只好放把火燒掉。

紅色區塊就是大火延燒範圍
(From Wikipedia)
時間來到10月,天氣怪得令人納悶,一下冷一下熱,雨總是下不來,風向又怪得令人無法捉摸。於是10月初開始,當零零星星的火勢出現時,拓荒者們只能極力滅火,沒有發現全區的電報網路已經中斷,也忽視了整個自然環境推波助瀾的效果。10月8日當天,火勢來的突然,人們無處可逃,風向的怪異讓火成為一個會動的火球,就像帶著火的龍捲風一樣,以Peshtigo為中心,吞噬了整個北Wisconsin的密西根湖沿岸,延伸到部分Door County地區。

電報網路的中斷,也讓這個慘烈的消息無法向外傳播,大火過後,氣溫又回到傳統的Wisconsin十月溫度:攝氏零度,這又讓大火倖存者面臨另一波生存危機:沒有被燒死的,還要在救援隊來之前不被餓死、渴死或凍死。

當時全美國的焦點都關注在芝加哥大火救援,就連Wisconsin州長都在芝加哥,當Peshtigo大火消息好不容易傳到Wisconsin行政首府Madison,24歲的州長夫人勇敢發出指令,把原本預定要送到芝加哥的救援物資轉往Peshtigo,讓倖存者接受到物資的幫助。

這場大火的死亡人數沒有確切數字,因為很多人是新到的移民,或是單身來伐木業工作的男子,沒有人知道他們的死活,就算是有家庭的,也很難找到親人的屍首,滿坑滿谷的屍體,只能計算死亡人數上看2500人,是芝加哥大火死亡人數250人的10倍。

然而後來因為缺乏第一手的資料,倖存者又不願開口談當時的親身經歷,只想盡快開始新生活,這段歷史也因此不像芝加哥大火般有名。大火過後,伐木場接二連三關閉,原有的經濟榮景也化為烏有,整個地區也就此沒落了。

剛到Wisconsin念書的我,聽到當地友人講述這段歷史,便十分著迷,於是在Wisconsin歷史博物館買了Firestorm at Peshtigo: A Town, Its People, and the Deadliest Fire in American History這本書,書中很詳盡地說明了當地區的經濟發展以及喜多移民家庭們的狀況,讀來不禁令人辛酸。好不容易把這個故事化為中文,希望紀念我喜愛的Wisconsin州以及它的歷史。


延伸閱讀:
Gess, Denise. & Lutz, William. Firestorm at Peshtigo: A Town, Its People, and the Deadliest Fire in American History.
Wikipedia: Peshtigo Fire
Bergstrom, Bill. Peshtigo.
Pernin, Peter. Reverend. The Great Peshtigo Fire: An Eyewitness Account.

2013年7月20日 星期六

雙重末日預言:Sisterland



今年一月底就開始陸續聽到Curtis Sittenfeld的出版風聲,回想她上一本知名的作品American Wife (中文版《我當第一夫人的日子》由皇冠出版,封面整個遜掉) 竟然長達五百多頁,就不難想像Sisterland這個看似簡單的故事,篇幅也長達四百多頁。

這本封面乍看之下好像台版蘿拉.李普曼風格的小說,主角是一對從小就擁有奇異靈感的雙胞胎姊妹Vi與Kate,現年三十多歲的她們選擇了迥然迴異的人生道路:Kate只想當個正常人,早就拋棄了她的預知能力,嫁給一個大學教授,並在家當兩個小孩的全職媽媽;而Vi則是充分擁抱這個天賦,成為一個全職靈媒,並大膽預言2009年10月16日,也就是不到一個月後,St. Louis將會發生極大的地震。這個預言震撼了全美國,一夜之間,Vi成了全球媒體瘋狂追逐的對象,同時也擾亂了她身邊每一個人的生活。

故事從Kate口中娓娓道來,青少年時期的困窘、母親的疏離與父親的沉默、Vi的怪異舉動等等...都讓她的故事充滿了疑點。隨著10月16日一天一天逼近,到底地震會不會如期發生? Kate真的失去了預言的能力嗎? 她們分不開的過去又會怎樣衝擊兩姊妹的現在與未來? 

光看故事簡介,我直接把它丟到Chick Lit類別,而這也是常常被我詬病文字不夠深入、劇情模糊不清且太過順理成章的類別,但是看完整本書以後我才知到這本書長篇幅的重要性。如果硬要講,其實整本故事五句話就可以講完了,但就會落入Chick Lit的窘境,作者Sittenfeld文字細膩,清楚交代兩姊妹從小到大的人生際遇,雖然前四分之三有點冗長,後四分之一的高潮卻是串起整本書前因後果的最佳詮釋。不得不令人佩服,可以寫得很灑狗血的故事情節,竟然可以帶出這麼多對於同儕、天賦、災難(無論是自然或人為)、手足、親子關係等面向的探討。

然而,看完整本書只有一個遺憾,我好想知道Vi那個角度的故事,就像紐約時報的書評所說:「那種感覺就好像我邀請了Kate來我家過夜開趴,最後才發現Vi的房間才是有趣好玩的那一個。」

老師聽完我的敘述則只有一個感想:「這不就是南投埔里的王老師嗎....?」


閱讀難易度:兩顆星(不算太難)
整體推薦度:三顆半星(前四分之三實在太長,要有點耐心)


Title: Sisterland
Author: Curtis Sittenfeld
Hardcover: 416 pages
Publisher: Random House; First Edition edition (June 25, 2013)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1400068319

2013年6月22日 星期六

死刑犯的最後真相:The Execution of Noa P. Singleton


最近又一頭栽進了犯罪小說世界。其實我對於重口味連續謀殺案小說、犯罪剖析(profiling)、法醫小說一直以來都很有興趣,但是有時候看太多下來,不免覺得犯罪小說在字以及語法的使用上都遠遠不及文學小說,所以儘管故事線很緊湊刺激,閱讀過程中反而少了那麼一點文字咀嚼的韻味。

因此對於多半的犯罪小說,我都傾向等到中文版出版,再以行動支持台灣出版業(自以為很偉大的情操...)。然而光看這本The Execution of Noa P. Singleton文案後,我連一天都等不下去:6月11日出版當天,我就馬上用Kindle下載,兩天內就全本閱讀完畢。

35歲的Noa現在坐牢中,十年前被判一級謀殺罪成立並死刑定讞,行刑日就訂在半年後,當年就放棄為自己辯護的她,心裡也早就接受這最終的命運。然而就在這一天,她接見了一個最不可能來見她的人:當年她的受害者的母親Marlene,這個律師界的權威人物同時也是當年出庭作證Noa非死不可的重要證人。

沒想到此次相見,Marlene說,她認為死刑並不是最好的處罰方式(是吃到廢死聯盟的口水嗎),因此她決定以受害者家屬的身分為Noa求法官,將死刑改為無期徒刑,只要(這麼好康的事情當然是有代價的)...只要Noa告訴她,當年她女兒Sarah死亡的真相...。所以這個交易到底是否會成立? Noa會不會如實說出當年的真相? 而Marlene又回不會信守她的諾言,成功救回Noa一命?

最重要也最讓讀者揪心的是,當年到底發生了什麼事? 為何一個25歲的年輕女生,曾是高中畢業生致詞代表、就讀賓州大學、當校刊編輯,還曾當過餐廳女侍、代課老師、研究室助理,看似擁有不可限量的前程,竟然會殺死自己的同窗? 一切都要讀到最後一章,答案才會揭曉。

Kindle版封面
閱讀過程中,讀者也可以看出Marlene與已逝的女兒Sarah之間曾有過的爭吵與矛盾。當年,所有人的情感都建築在不可說破的隱晦黑暗中,現在是否會隨著Noa邁向死刑之路而石沉大海? 就算Noa開始說起自己的童年與家庭背景,到底她說的話,又有幾分真實性?

許多讀者在Amazon上評論,Noa作為一個女主角,她的形象塑造、她的自白、他的兒時經驗...整個就是讓人很討厭!我卻喜歡她真實、狡猾的那一面,也可以理解家庭對她所造成的影響。

誰才是說實話的那一個,未解的謎團似乎只會越來越多...這本書的編排一樣是我最愛的現實與過去交錯,而且用字上也句句斟酌(畢竟Noa本人就是個很會玩文字遊戲的傢伙),算是寫作功力比一般犯罪小說還要出色的新銳作家。閱讀過程中除了刺激,還有更多一層的享受。



閱讀難易度:三顆星(有些比較進階的用字,但不影響閱讀)
整體推薦度:四顆星



Title: The Execution of Noa P. Singleton
Author: Elizabeth L. Silver
Hardcover: 320 pages
Publisher: Crown (June 11, 2013)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385347433


2013年6月2日 星期日

悲傷的代言人:The Obituary Writer


「If Claire had to look back and decide why she had the affair in the first place, she would point to the missing boy.」這是小說The Obituary Writer的第一句話,卻也一頭把讀者拉近1961年完美嬌妻Claire的世界裡。

這條故事線的設定就在Betty Friedan寫出引爆第二波女性主義著作《女性的迷思》(The Feminine Mystique)前兩年,故事主人翁之一Claire就像Friedan筆下那些患了「無以名狀的問題」(the problem that has no name)的家庭主婦一樣:拿過大學學位也還算聰明,嫁給在五角大廈工作的丈夫後,放棄空姐的工作成為全職家庭主婦(反正老公有的是錢),住在白人中上階級郊區社區裡,最關心的事情就是如何用起司粉在餅乾上製造完美的波浪、把家裡打掃得一塵不染、小孩洗乾淨、準備好晚餐等丈夫回家。

這樣完美的生活日復一日,她的生活好像少了什麼,只是她也不知道,老公有了(只把老婆當裝飾品,家裡乾淨回家有飯吃就可以,性愛索然無味)、錢也有了(多到不知道要花在哪)、房子也有(大而疏離)、小孩也有了(不要吵鬧就謝天謝地,只有小孩睡覺時才能夠好好看個雜誌),到底為什麼已經是人生勝利組了,她還不滿足?

夏天某日小鎮上發生了大事,一個小男孩無故失蹤了,成了各個家庭主婦茶餘飯後的話題,卻也在Claire的生活裡投下震撼彈。她認識了一個會認真傾聽她說話的已婚男人,她外遇了,而且被老公逮個正著。現在,她懷孕了,她想逃離這段婚姻,卻也知道外遇離婚單親的女人總沒有好下場,畢竟,她到現在還不確定肚子裡的孩子是誰的...

穿插在1961年這條故事線中間的,是活在1919年的Vivien,她三十幾歲還單身,因為1906年那場舊金山大地震,讓她的愛人David下落不明,於是帶著自己的悲傷,她成為一個訃聞作家,只因為她總是能夠寫出死著活著時最美好的那一面,她用悲傷的語言撫慰了生者的心靈。因為她了解,悲傷無所不在,也從不會消失。然而她一直深信自己的愛人只是失憶了,一時找不到回家的路,畢竟如果David已經死了,她一定會感覺到的,對吧?

有一天,報紙上刊登了一則廣告,有一個失憶的男人在醫院裡,祈求社會大眾提供消息讓他找到回家的路,等待了十幾年的Vivien毅然決然關上辦公室大門,深信這個男人就是她的David,帶領她往未知的結果奔去...

故事的最後,兩條線交會了,她們各自的故事也影響了對方的決定,到底這些女人能否找到自己想要的? 女人在這兩個世代裡的命運,又是怎樣坎坷的光景...

今年適逢《女性的迷思》出版50周年慶,讀這本The Obituary Writer特別有感覺。女人或許從來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但我們這個世代所擁有的摸索的機會與尋找希望的過程,卻是那個世代的女人必須透過戰鬥才能僥倖獲得的。

書中的另一個主題,是悲傷。作者Ann Hood是美國老牌作家(但這卻是我接觸她的第一本著作,很汗顏),以書寫悲傷著名,因為在2002年,她的五歲女兒Grace就因為某種鏈球菌感染而去世,難怪書中描寫失去小孩的父母的傷痛,讀來特別有感覺。

小說的結尾很有趣,我想,不管追尋的結果如何,一個長期在等待的生命,就是一個浪費掉的生命,所以不能放棄往前走的任何機會。

「Only suckers believe in Closure.」


閱讀難易度:三顆星(有些比較早期的用語,但不影響閱讀)
整體推薦度:四顆星(有點可以預測,但結局耐人尋味)


Title: The Obituary Writer
Author: Ann Hood
Publisher: W. W. Norton & Company; 1st edition (February 25, 2013)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393081428


ps. 呼應一下本文最後一段的結尾,很抱歉最近寫的文章數銳減,因為滾石不生苔,我想我還不能接受在三十歲進入退休生活,所以我轉換跑道了。未來的新生活可能會很忙碌,但是如果有看到什麼好看的書,依然會上來跟你們分享,謝謝你們囉~

2013年5月4日 星期六

不斷的手足情感與鄉愁:The Burgess Boys


五年過去了,繼2008出版了09年的普立茲文學獎得主Olive Kitteridge後,Elizabeth Strout終於在2013年3月推出全新長篇小說The Burgess Boys,一推出果然受到國外各大媒體與書評的矚目,而我也再一次被Strout充滿了細膩情感的文字撼動。

故事的主角是緬因州Shirley Falls小鎮上的Burgess家三兄妹,老大Jim與龍鳳胎Bob和Susan,在他們很小的時候父親就在一場悲劇中過世,而他們終其一生也被這場悲劇用不同的方式左右著彼此的命運。長大後的兩個男孩Jim和Bob都搬離了家鄉,到紐約成為律師,現年五十幾歲的Jim是律師事務所合夥人,曾辯護過和OJ辛普森案一樣轟動的大案子而一戰成名,住在高級住宅裡,娶了富有的老婆Helen,三個小孩都離家去上大學,儼然是人生勝利組的最佳代表;Bob則是在法律扶助會工作,薪水不怎樣,住在租來的小房子裡,已離婚,但和前妻Pam維持著友好的關係。

兩兄弟有一天接到留在家鄉的Susan的求救電話,她的青少年獨子Zach有一天突然丟了一顆血淋淋的冷凍豬頭到鄰居家裡,而鄰居是正在齋月祈禱中的穆斯林,屬於小鎮上日益增加的索馬利亞移民族群,因此Zach口中的無聊玩笑被地方政治人士塑造為種族歧視,聯邦政府面對索馬利亞移民的不滿與強大壓力,威脅要以仇恨罪(Hate Crime)起訴Zach。和兄弟感情疏離的Susan不得已只好向Jim與Bob求救,好幾年沒回家鄉的兩兄弟只好一次又一次回到兒時成長的封閉小鎮,不僅是解救他們的外甥,三兄妹也被迫面對他們共有的悲慘過去-父親死亡的悲劇、母親的偏心,而這個事件又在他們各自的人生裡投下了震撼彈,永遠改變了他們人生的方向...

乍看之下這是一本嚴肅的小說,探討了種族、宗教、階級、城鄉差距等令人苦惱的話題,但是全書最引人入勝的點還是在各角色之間性格與情感的描述。

Jim表面上是個自大的混帳,卻也是全家人脆弱時的依靠,一直以來看似恨透了Shirley Falls的他,其實每天都上網閱讀當地報紙,持續關心著家鄉的一舉一動,而在他心裡,藏了一個超過四十年的秘密,隨著這次回鄉,也掀起意想不到的故事高潮...

Bob就是個標準的老好人,背負著父親死去的責任,唯唯諾諾的活了四十幾年,他也不喜歡Jim和Susan,但是就是無法丟下手足不管,早年為了逃離有色眼光而離開Shirley Falls,這次回鄉卻發現自己對家鄉的情感是有增無減,甚至在意想不到的時候,遇見他人生的第二春...

Susan的老公很早就離開她和Zach搬到瑞典過生活,因此Susan以驗光師為職業,過著勉強維持生活的日子,冬天卻連暖氣都捨不得開,父親去世後,母親獨愛兩個兒子而不愛她,這次兒子闖了大禍,才讓她驀然回首,自己的婚姻與人生到底問題出在哪,或許一切終究是太遲了,但是與自己和解、放過自己、改變生活卻從不嫌晚...

除了三個角色的性格與關係演變,在他們身邊的人也扮演很重要的角色,面對小孩長大離家後的空虛,Jim的老婆Helen也不免陷入人生的低潮期,就算再有錢,也無法讓她看清枕邊人內心的掙扎與痛苦,於是這段看似完美的婚姻就從肉眼幾乎看不見的小裂縫開始,一步一步走向瓦解...Bob的前妻Pam又改嫁給一位富有的丈夫,如願以償生下一對雙胞胎,不用工作只要一周作兩天義工,卻還思思念念,追憶著過去當研究助理的工作以及永遠是她人生中重要依靠的Bob...索馬利亞移民Abdikarim終於逃離家鄉的暴力,並在Shirley Falls落腳,卻又被破窗而來的冷凍豬頭嚇個半死,這個時候對他而言,新家和舊家一樣充滿了壓迫感,但是當他上法庭作證,看到Zach驚嚇的表情時,又讓他回想起早逝的兒子,於是他下定決心,在這個新國家開始了新生活...

不論過去與現在遭遇到多少挫折與悲劇,家人終究是家人,對於人生裡各式無奈的容忍,以及對於家的追尋成為這本書最真實的中心。如果不是Strout細膩的筆觸與真實的情感,這本書很容易流於俗套,甚至是無聊至極,所有的角色也變得令人可憎,但是就是因為作者是Strout,我對於人性與人之間的關係又更寬容了一點,這些角色的可愛之處也漸漸浮現。

在閱讀這本書時,我不停想起Jonathan Franzen的Freedom(中文版《自由》由新經典文化出版):討厭的角色們、無聊老派卻永不結束的劇情、粗俗的用字...等,所有的無病呻吟在在都令我感到煩悶與俗不可耐,要是讓Strout來寫那本書,天啊,那結果必定大不同!


閱讀難易度:四顆星(用字精準,因此偶爾會出現GRE等級的用字)
整體推薦度:四顆星(值回票價)


Title: The Burgess Boys
Author: Elizabeth Strout
Hardcover: 336 pages
Publisher: Random House; First Edition edition (March 26, 2013)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1400067688

2013年4月17日 星期三

Reconstructing Amelia:重塑艾蜜莉亞


自從讀了Into The Darkest CornerGone Girl(中文版《控制》由時報出版)後,我就滿喜歡現在式與過去式交錯出現的小說架構,雖然不時地要到目錄頁了解一下時間序列,卻能夠從不同敘事角度來看整本小說故事線發展,這往往也賦予同一件事情新的意義。

Reconstructing Amelia就是一本巧妙地在時間軸以及敘事者之間跳躍的小說。故事一開始,單親媽媽Kate Baron就被貴族私校校長通知,她那個優秀、聰明又乖巧的女兒Amelia當天繳交的文學報告涉嫌抄襲,必須接受停學處分,請家長即刻帶回。然而身為律師事務所合夥人的Kate當天有一個十分重要的會議,等她終於認清這會議一時三刻無法結束,才把工作丟下、匆匆趕到學校時,映入眼簾的卻是停在學校前的救護車與警車,以及Amelia躺在地上冰冷的屍體。

警察很快就判定,Amelia是跳樓自殺。於是自責的Kate從失去Amelia那一天開始,沒有一刻不懷疑,如果她早點到,事情會不會有所不同?Amelia是不是就是因為擁有這個把工作看得比什麼都重要的媽媽,所以才會跳樓自殺?到底是否有她忽略的前兆或隱情?

就在她傷心欲絕、行屍走肉了一個月後,Kate收到一封簡訊:「She didn't jump.」她才認真回想,即使工作忙,母女倆感情還是很好;而Amelia雖然是青春期少女,卻還算是乖,也很體貼媽媽工作的辛勞,喜歡文學的她,更是天資聰穎,怎麼可能抄襲別人的報告?熱愛生命,喜愛當義工的Amelia又怎麼可能自殺?於是她開始重新檢視Amelia的Facebook、email、簡訊以及通話紀錄,彷彿重新經歷了Amelia生前的最後那一段日子,卻也像是重新認識了這位熱愛生命、重情重義的女孩...以及青少年學校生活中的美好與殘酷。

到底Amelia是怎麼死的?她在學校遭遇到什麼困難?穿插在Kate重塑Amelia生活的篇章中的,是Amelia生前一個月的自述,以及Kate當年成為單親媽媽的喜悅與辛勞。於是,我們不僅是透過Kate來了解這對母女之間深厚的情感,更透過Amelia的自述,了解這個女孩早熟與善體人意的一面。

美國出版社的文案總是說,這本書的懸疑度與精采度,不輸Gone Girl,也有許多讀者對此不以為然。我個人認為,這本書無疑是比Gone Girl更多面向一點,不僅探討了青少年之間的性傾向、性、友情、認同與霸凌,也將單親媽媽的心情描寫得淋漓盡致,我十分喜歡這些在台灣翻譯小說中比較少碰觸到的議題(當然在美國小說中並不是不常見),同時也覺得整個故事的節奏性,優於Gone Girl;結局是有一點點可以預期,但總比Gone Girl的結局好。(我是有多討厭Gone Girl的結局阿我...由此可見一般...)

在這邊就不暴雷了,但我可以保證,本書引人入勝的程度驚人:全書近四百頁,我只花了兩個晚上就看完了...卻也不勝唏噓,即使現在的社會日新月異,又有Facebook、twitter等社交軟體,某方面而言,青少年的世界好像是更多采多姿了,但事實上情況並沒有什麼改善,甚至還有可能因為更需要同儕的接受與認同,而更容易遭受到霸凌。

這是一個單親母親的追尋,追尋的不只是失去的女兒與其生活,同時也是追尋與自己過去的一個交代與和解。只能說作為一本小說處女作,Kimberly McCreight算是前途看好阿。


閱讀難易度:兩顆星
(有些青少年時下很口語的東西,可能要查一下Urban Dictionary...例如「pop the cherry」其實跟櫻桃這個水果無關,而是「破處」的意思...)
整體推薦度:四顆星


Title: Reconstructing Amelia
Author: Kimberly McCreight
Hardcover: 400 pages
Publisher: Harper (April 2, 2013)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062225436


7/11註:繁體中文版《最後的目擊者》預計九月份由時報出版。

2013年4月11日 星期四

[試讀] 寂寞的公因數:國際化下的性別與社會權力關係


還記得高中的時候看了《愛蜜莉的異想世界》這部電影,夢幻的女主角愛蜜莉夢幻地站在屋頂上,看著夢幻的巴黎說:「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正在高潮」,百分百吻合了一般人對於巴黎夢幻又浪漫的想像。

然而,現實中的巴黎在《寂寞的公因數》一書中想問的是:「不知道現在有多少人是孤獨的?」事實上是,在主角尤利克的眼中看來,這個文明帶給了我們自由與選擇的權利,並賦予這些權利極大的價值,然而卻也為現代城市人帶來更無法忍受的孤獨。

主角尤利克是個因紐特人(也就是以前所謂的愛斯基摩人),為了和青梅竹馬的戀人順利結婚而自願擔任親善大使,來到法國介紹目前已成為世界人類遺產的家鄉。法國的一切都和家鄉如此不同,照顧他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專員、居心叵測的石油公司首領、寂寞的心理醫師、上電視節目認識的女性主義者、家鄉的美麗牽絆也讓尤利克在法國的每一天越形複雜,但是讓他百思不得其解的是,為什麼這裡的人們都如此孤獨?

原來,在因紐特人的家鄉,沒有人是孤獨的,每個人身邊隨時都有其他人存在,而且男人女人各司其職,共同分享成果才能存活;反觀法國,不管是男是女,都發展出自己獨特的專長,並且獲得很高的成就,然而卻必須忍受無所不在的孤獨。特別是對女人而言,這樣的孤獨似乎又更為普遍。到底這趟「尤利克城市遊記」會讓接待他的人受到什麼影響?他的言論又會在現代西方社會掀起多大的波瀾?經過西方文化洗禮的尤利克,又能否對家鄉戀人抱持著一如初衷的愛?

作者弗杭蘇瓦‧樂洛赫(François Lelord)生於巴黎,具有精神科醫師及作家的雙重職業,他很喜歡將精神醫師的角色放入自己的小說裡,最出名的作品應該是Hector系列三部曲(英文書名分別是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Happiness, Hector and the Secrets of Love, Hector and the Search for Lost Time),主要是以精神醫師Hector為主角,隨著他的生命旅程,以淺顯易懂的方式,經由寓言式的手法闡述精神醫學與心理治療方面的主題。而在這本《寂寞的公因數》一書中,精神醫師則扮演了解惑者的角色,透過和尤利克之間的對談,讀者才得以一窺現代西方城市人孤獨的本質。

儘管孤獨的確存在著,書中詮釋的原因也算合理,但我認為書中探討孤獨對於男人和女人所產生的不同影響卻是有待商榷。特別是書中所出現的孤獨女人們,讓一開始以為是被石油公司與西方世界利用、消費的尤利克,轉身一變成為性關係上的利用者(當然是誰在利用誰或許也沒有一個肯定的答案),展現了種族以及性別中互相影響與牽制的交互關係。

然而有時候我會想,人與人之間的相處,如果只是簡化成為書中「交換禮物」,也就是各取所需的概念,未免又有點太簡化,也太現實了。我寧可相信,在這個城市裡,人們為了愛,還是沒有失去原始本能中忍耐挫折的能力,只是人畢竟是隨著外在環境的變化而演進,於是在這個大歷史環境下的人們也發展出一套適應的生存法則;或許真愛難尋,但它依然沒有消失。

以這樣短短一本不到250頁的小說而言,若只是作為一本討論愛情的小說有點可惜,它其實是探討了國際化氛圍下,不同面向的性別社會權力關係,更發人深省:我們以為的社會常態,其實從來就不曾是理所當然。

2013年4月8日 星期一

[試讀] 向陽處的她:Wouldn't it be nice?


我很少接不認識的作者或是不認識的朋友介紹的試讀,因為我怕挑到不喜歡的作品,還硬要說好話,那就真的是糗大了。上個月在Facebook看到這本《向陽處的她》試讀活動,卻忍不住按下了參加,沒想到幸運地從85人中成為中選的20人之一,而這本小說也沒有讓我失望。

全書以男主角奧田浩介某日在一場公司會面中巧遇國中同學渡來真緒,這個命運中的重逢開啟序幕。浩介沒有想到有朝一日會再遇到這個十年前被稱為「全年級屈指可數的笨蛋」,而這個笨蛋現在已經脫胎換骨,成為內衣公司獨當一面的公關人員。說來很巧,當年因為不忍心看著真緒被霸凌,浩介挺身而出卻被同學貼上「愛抓狂的孩子」的標籤,之後肯接近他的人只剩下真緒,然而當年在學校相依為命的兩人,最後卻因為浩介搬家而斷了聯絡。浩介當年心中曾經感受到卻羞於承認的曖昧情愫,也自然而然地藉著這個重逢發展為正式的戀人關係。

沒想到戀情看似順利發展的兩人,在前往拜訪真緒父母時被潑了桶冷水,原來真緒其實是被領養的,而且被當時是警察的養父發現時,正全身一絲不掛地在大街上亂晃,對自己的過去更是毫無記憶。浩介對此不以為意,仍然堅持著兩人的感情,最後他們決定公證結婚,毅然決然地開始了甜蜜的新婚生活。但是就在結婚一年後的某天早晨,真緒離奇失蹤,就連真緒曾經接觸過的人們也不記得她的存在,浩介這才發現,這場所謂「命中注定」的相遇背後,又藏了什麼與真緒身世相關的重大秘密...

有別於一般的日本戀愛小說,我十分喜歡男女主角的角色性格設定,浩介一直以來都是個善良的孩子,也正因為這樣的善良,讓他的生命富有情感,但他有時候對自己並不是那麼有自信,也因此當他與真緒在職場上重逢,看見真緒女大十八變的同時,也更激勵了自己在職場上的表現,而這一段與真緒短暫卻又真實的相處,相信會讓他更珍惜生命,也更有勇氣去面對人生接下來的挑戰;女主角真緒則是一個複雜的存在,她的決心與毅力竟然可以同時是她的優點與缺點,對於感情的執著完整的塑造了這個角色,但是她對於父母與朋友的感情卻又是這麼真切,在在為了她不可避免的告別而鋪路。(電影版的女主角是由上野樹里來飾演,真是非常令人期待。)

這兩個角色性格設定都是在日本小說中難能可貴的細緻,卻又不落俗套的一味討好觀眾,反而讓這兩個角色更形真實,加上他們倆日常生活的互動中,這些性格的相互衝突與包容,都讓我理解,為何本書文案說這是「日本女生最希望男生閱讀的戀愛小說NO.1!」他們新婚生活中所會遇到的問題,或許一般人不太會遇到,但是他們解決問題的方法,以及互相包容的情感,在感情生活中確實是十分難能可貴。另外,男主角對於喜歡的人更是觀察入微,有別於一般男孩子的粗枝大葉,相信會讓女性讀者感到窩心。

平常習慣看美國小說的我,有時候會覺得日本人表達情感的方式太過含蓄與隱晦,「為什麼一句話不能好好地講開來?」常常是我看日本小說的最大疑問。然而看完這本小說,我反而覺得浩介的不過問與默默的理解,最後到無條件地接納,才是愛情裡最平實卻也最令人感動的情感。

在新婚一年的這個月看這本小說,十分有感觸。在寫這篇文章時,我一直反覆聆聽真緒最愛的歌曲Wouldn't it Be Nice (by Beach Boys),若可以這樣愛過,人生又更nice了一點。


2013年3月26日 星期二

令人無法討厭的Losers:One Last Thing Before I Go


曾經在Facebook上的某個書籍相關粉絲頁上看到一個問題,「哪個文學裡的couple是你的最愛?」下面粉絲的回答落落長,基本上用膝蓋想也知道,傲慢與偏見的伊莉莎白與Mr. Darcy、One Day的Emma和Dexter、吸血鬼系列的唉的華與貝拉……這幾個是一定會出現的答案,但是我認真的想了一下,那我呢?我心裡最喜歡的文學couple在哪裡?結果我竟然想不起任何一對。

這個結果實在太讓人驚訝,我只好馬上求助於我人生中的couple:老師。他聽完我的困擾後,淡淡的回答:「不意外,因為你看的小說大部分都是妻離子散、家庭破碎,外遇、猝死全都有,但就是沒有人從此以後過著幸福快樂的日子。」

青天霹靂!!我馬上看了手上正在看的這本One Last Thing Before I Go,以及讓我瘋狂愛上本書作者Jonathan Tropper的前一本作品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中譯本《如果那一天》由春光出版)。果然,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的開頭是35歲的主角提早回家幫嬌妻慶生,結果發現自己的老闆正在搞他結褵10年的老婆,盛怒之下把插了蠟燭的蛋糕往老闆屁股一砸,讓老闆蛋蛋著火的悲慘事蹟,總之一看就是個悲慘的故事,但他文筆就是好到讓這麼悲慘的故事也可以搬上大螢幕。

而最近看的One Last Thing Before I Go是作者在2012年出版的最新作品,擅長描寫男人生命故事的他,這次的男主角Drew Silver設定為44歲的過氣鼓手,樂團也曾經因為一首暢銷單曲而紅極一時,但自從主唱單飛以後,他就成了過氣的婚禮歌手,獨自生活在悲慘的中年失婚男子社區裡。現在,他離婚7年的前妻即將和一位有為的男人步入禮堂,他18歲的女兒突然出現並告知他,自己懷孕的消息,理由不是因為他女兒比較愛他,而是因為他女兒對他無感到根本不怕讓他失望。就當Silver以為他的人生爛到不可能再爛下去時,他竟然昏倒了,診斷出來是動脈瘤,不動手術就會死,主治醫師還剛好是前妻的現任未婚夫(對!就是那個無法令人討厭的有為男人)。

有人說,人在將死之時,他的一生就會在眼前閃過,Silver回顧他的一生,有錢時亂花錢亂玩女人,不好好經營婚姻生活,拋妻棄女,最後落得這個下場,這個人生好像也沒有什麼值得挽救的了,於是他決定不要動手術,而是好好利用僅剩的時間,陪伴女兒走過人生中最大的難關。啾靜~前妻能否順利嫁給這個有為的男人?外孫到底會不會出生?Silver最後會不會動手術呢?

本書作者Jonathan Tropper一直是我非常喜歡的作家之一,第一次看完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後驚為天人,馬上購入這本2012最新作品,還一併購入更之前的作品Plan B。他擅長描寫男人生命裡的無奈跟失望,但是又可以把討人厭的混帳寫得很另人喜歡,像Silver確確實實就是個混帳,但他偶爾顯露出來的魅力,還是具有巨星的餘韻;然而,Tropper作品裡男主角的人生本身就是個悲劇,悲慘到會讓人時時回想自己的人生中是不是有哪一點出了錯,所以導致現在悲慘的後果。值得一提的是書中許多男人的語言(dude language)都和感傷氣氛搭配得恰恰好處,不僅產生意想不到的幽默,同時也讓人不勝唏噓,這一直以來都是Tropper的寫作特色,在這本書裡就常常出現在Silver和其他中年失婚男子的對話中。

This is Where I Leave You比起來,這一本的前半段有點拖戲,但是中段過後就很順利地一氣呵成,雖然好像又有許多意外的橋段,但也不失驚喜。我必須承認這不是他最好的作品,也不是我最喜歡的,但是Tropper個人魅力不減,看完還算是沒有失望。最後,想認識這位作者的朋友,建議還是看英文版,畢竟中文版很難傳達dude language的意境!

閱讀難易度:兩顆星
(其實大部分敘述文字並不難,只有偶爾出現的醫學相關文字要查一下字典)
整體推薦度:三顆半星

Title: One Last Thing Before I Go
Author: Jonathan Tropper
Hardcover: 336 pages
Publisher: Dutton Adult; First Edition edition (August 21, 2012)
Language: English
ISBN-10: 0525952365
ISBN-13: 978-0525952367

2013/3/27晚上修改:原本的標題是「無法令人討厭的Losers」,但怎麼念都覺得怪,後來覺得應該是「令人無法討厭的Losers」比較合乎語法,所以還是改了標題...

2013/9/5:發現這本書中文版試讀活動,《在我離開之前》即將由春光出版。

2013年3月18日 星期一

Intersubjectivity: Anniversary


Happy St. Patrick's Day! 明明就是愛爾蘭人的節日,不知道為什麼美國人要瘋狂慶祝,想起Chicago的綠河與轉角的Irish Bar,我想人們其實只想找個藉口狂歡喝啤酒而已。但是對我而言,去年三月起,人生好像又多了一點色彩。

這要從我的夢想說起(好像老人),我一直都想要當版權交易人員,但時不我予,輾轉加入科技業以後,這個夢想似乎就離我越來越遠。

我其實一直感到非常遺憾,但也不能怪誰,人生本來就是有許多出乎意料之外的岔路,只是剛好就走到了這裡。所以上天叫我工作上盡是讀些冷冰冰硬梆梆的鬼東西,但也給我下班以後的時間可以好好讀自己想讀的書,也因此於2011至2012連續兩年,都得以達成一年讀一百本書的目標(詳見aNobii書櫃)。

於是去年此時,我決定自己在網路上寫讀書心得,而且特別將主題設定為我最愛的外文小說,期待就算無法成為版權交易人員,至少可以成為一個推廣外文小說閱讀風氣的業餘部落客。

其實當初也沒有想到要做到什麼程度,沒想到一路寫來,始料未及竟然收到許多朋友以及網友的鼓勵,非常開心,一年也就這麼悄悄的過去了。

謝謝一路走來支持我的朋友們、有留言過的大家,以及暗地裡偷偷關心我的文章的讀者(有這種人吧?笑)。最近因為工作突然比較忙,所以文章數變少了,但希望自己還是至少一個月要介紹一本書,也期望未來可以有越來越多朋友加入討論,贊成的反對的意見都好,一起用更多元的角度來看待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吧。

Cheers!

2013進度大落後QQ
註:2010年11月26日開始使用aNobii

2013年3月1日 星期五

命運的錯:The Fault in Our Stars


我們常常說,人要活在當下(Carpe Diem,意即Seize the Day),但是卻不知道那真正的意涵是什麼。對,人總免不了一死,然而死亡對於一般人來說,似乎總是個遙不可及的概念。試想如果今天你知道,你有可能沒辦法活到下一個生日時,「活在當下」就充滿了不同的意義。

去年一整年,The Fault in Our Stars不僅長據YA小說類第一名寶座,更多成年人推薦這本小說給我,說這是一本充滿愛與失去的生命故事,會讓人想要重新檢視自己的生命,並自問:我這一生能經歷過這樣的愛嗎?如果我死了(可能Facebook牆上會有很多悼念之言),有誰會真正記得我?我的一生到底又會留下什麼樣的軌跡?

女主角Hazel Grace十三歲就被診斷出甲狀腺癌,癌細胞一路蔓延到她的肺,讓現年十六歲的她不能正常去高中上下學,出門在外還要隨身攜帶氧氣瓶,靠著藥物抑制她的癌症,苟延殘喘至今。在癌症支持團體上,她認識了Augustus Waters,這個十七歲的男孩以前愛打籃球,現在則是因為骨肉瘤而一腿截肢,卻不改他對生命的熱情,總認為人活著一回,就是要留下點什麼,就算不能活出些「什麼」,也要為了一個理想而死。

於是他們相愛了,沒有一般YA小說裡面的他愛我她不愛我的灑狗血拖戲,反正他們也沒有時間了。當這樣的愛正在倒數計時,作者John Green並不是要歌頌他們抵抗癌症的英勇事蹟,而是很真實的述說一段愛情故事:兩個青少年在生理與心理都受盡折磨的狀況下,相愛了。

人生本來就是不公平的,但是「在有限時間裡的永遠(a forever within the numbered days)」絕不是個遙遠的神話,這段愛情,就是他們生命裡小小的無限大。

身為即將從2字頭進入3字頭的7年級生,我的身邊以及同齡友人的身邊,越來越常出現癌症患者,我有時候想,或許我們是很幸運的一直到了現在才真正面對癌症所帶來的恐懼和陰影,Hazel和Gus卻是十幾歲就得了癌症,被強迫著不得不面對無所不在的死亡。或許也是因為這樣,書中許多對白都成熟得過了頭,讓我覺得有點跳tone。

轉念一想,或許這些直視死亡之眼的癌症病人,所面對與觀察世界的方法,都和我們大不相同,著實是上了寶貴的一課。看完這本書,讓我面對生活的態度又更正面了一點!



閱讀難易度:三顆星
整體推薦度:四顆星



Title: The Fault in Our Stars
Author: John Green
Hardcover: 336 pages
Publisher: Dutton Juvenile; First Edition edition (January 10, 2012)
Language: English
ISBN-10: 0525478817
ISBN-13: 978-0525478812

2013/3/21加註:上次介紹的The HuffPost Book Club在2013年所選的第一本書,就是The Fault in Our Stars,大家可以考慮看看要不要加入囉!!

2013/4/7加註:中文版《生命中的美好缺憾》預計於4/9由尖端出版。

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愛情的極短篇:The Last Girlfriend on Earth


新春愉快!不知道大家是否有好好把握假期,清掉一些長期在「預讀清單」上的書呢?我本來已經計畫好,要利用這幾天KO一本900多頁的書,但是假期使人發懶,我又去日本晃了幾天,一轉眼,假期竟然已經過了一半了。因此,到目前為止,只有認真的把一本短篇小說讀完,也意外的發現一塊新瑰寶。

The Last Girlfriend on EarthSimon Rich的第五本書,他出身寫作世家,爸爸、哥哥、繼母都是有名的作家,而Rich本人則是在就讀哈佛期間就已經被Random House簽下兩本書的出版合約,現在則是Sunday Night Live的寫手,作品也常常出現在New Yorker雜誌,可謂是寫作界金童,而看完這本書,被逗得哈哈大笑之餘,我也不得不承認他的觀察力與寫作功力的確一流。

這本短篇小說集分成三大部分,分別是Boy Meets Girl、Boy Gets Girl和Boy Loses Girl,書中用盡各種方式,描寫追求愛情時與沉浸在愛情裡的人生百態:為了創造地球而忽略了女友的上帝、平時觀察力敏銳卻在愛情中全盲的福爾摩斯、即將迎娶德雷莎修女的男人等,許許多多奇怪的戀愛對象紛紛出爐,也讓人感嘆愛情的奇妙:前女友的新男友竟然是希特勒、媽媽的外遇對象竟然是聖誕老公公......

每一篇短篇小說(有的甚至是極短篇)都讓人回味再三,第一篇故事便是由一個住在錢包裡的保險套,描述主人的戀愛之路,讀來非常有意思。作者的筆觸多半時候都非常幽默,但是也有幾篇故事滿心酸的:一個物理學家送的生日禮物總不是女友想要的,因為他心都在實驗與工作,讓女友時常孤單一人,似乎也沒心力去關心女友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因此對他而言,量子物理跟買禮物比起來根本就是小兒科。想了半天,他發現自己似乎沒有讓女友真正的快樂過,於是他坐上時光機,回到過去,忍住眼淚,送給女友最後一個生日禮物......

春節假期中,不想讀太嚴肅的作品或是旅行中的朋友,可以好好考慮這本書,短篇讀來沒有什麼負擔,文字簡單卻又傳達真實的情感。


閱讀難易度:一顆星(頁數少又非常簡單)
整體推薦度:五顆星(CP值超高)



Title: The Last Girlfriend on Earth
Author: Simon Rich
Hardcover: 224 pages
Publisher: Reagan Arthur Books (January 22, 2013)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316219396

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美國社會裡的穆斯林:American Dervish


在美國的時候常被朋友邀請去參加阿罵讀書會,就是一群已經退休的阿罵們每個月聚會一次,輪流當host,美其名說是讀書會,其實是一邊吃東西一邊閒聊,連絡感情、打發時間的朋友聚會。不是很嚴肅正經,沒看完也沒關係,看到哪邊就說你的感想,自然也會有人迴響。

老實說我非常喜歡這樣的讀書會,或許以一般人的想法而言,這樣的讀書會很sloppy,但實際上,美國出版業就是在這樣的讀書會氛圍下,才能苟活至今(參見過往的統計資料),若是可以成為讀書會熱門選書,那銷量一般而言不會太難看。

但是台灣好像比較少這種型態的聚會,至少在我這個20-29歲的區間,讀書會多屬於比較功能性的,如增進外語口說能力、考TOEFL、考國考(現在最夯,資料來源請參見ptt Studygroup版),因此為了一解我想參加英文小說讀書會的癮頭,我決定上網搜尋。

後來無意間找到,去年破天荒成為第一個以線上新聞網站形式獲得普立茲獎的Huffington Post,竟然於2012年開始舉辦線上讀書會,每週討論一次當週閱讀範圍,整本書讀完大約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並不會非常緊湊。(詳細的運作方式可以看這邊,有興趣的讀友也歡迎加入。)

就這樣,去年11月我參加了讀者票選,我自己都忘記是選哪一本了,總之獲得最高票得主是Ayad Akhtar的小說American Dervish,一看書籍簡介,又是跟穆斯林有關,就不是很想看。後來事實證明,這真是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這本書打破以往我對穆斯林的刻板印象(當然也有加強某些不舒服的印象),但是閱讀過程中,無形又讓我對於伊斯蘭這個宗教內部的紛爭與掙扎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最後一次讀書會討論,編輯們甚至邀請到作者本人來參加,所以若是想要問作者問題,也可以事先提出,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

本書的設定是約30年前的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當時的男主角Hayat只有10歲,他的父母是從巴基斯坦移民至美國,然後在美國生下他,爸爸Naveed是一個研究MRI的學者,媽媽Muneer則是專職家庭主婦,乍看之下是個過得還不錯的移民家庭,但他們過得並不快樂。爸爸是個無神論者,頻頻外遇還酗酒;媽媽厭惡老公外遇這件事,也厭惡那些誘惑她老公的白種女人,她期待可以融入當地的巴基斯坦移民家庭,卻又屢遭不信伊斯蘭教的老公阻止。於是這個家庭就在不停的爭吵生活中度過,直到有一天,媽媽的舊時好友Mina來到美國,他們的生活才徹底被改變。

Mina是個風趣、聰明又漂亮的女人,早年奉父母之命結成的那段婚姻並不快樂,為了保護她的孩子Imran不被夫家奪走,她毅然決然選擇來美國,希望可以重新開始過生活。Mina的來臨為這個家庭帶來一息生氣,大大改善家裡的氣氛,同時她也引導Hayat念可蘭經,成為他宗教上的啟蒙者,同時也一直用她自己的方式去信奉與詮釋這個宗教。後來,Mina愛上Naveed的同事Nathan,他是個猶太人,卻願意為了Mina皈依伊斯蘭教,這是真愛。但對於情竇初開的Hayat而言,眼看這個同時也是他情慾啟蒙者的女人,竟然要嫁給討厭的猶太人,迫使他做出一個讓他後悔一生的決定..

這本書想要討論的議題很廣,包括二代移民的傳統與新文化衝擊、伊斯蘭教對於女性與文化的看法、伊斯蘭教的基本教義派(Fundamentalism)與靈性(Spirituality)等爭論,乍看之下有點嚴肅,但是寫劇本出身的作者Akhtar卻將這些議題巧妙的融入於書中對話與生活裡,如果是跟我一樣對於伊斯蘭教並不十分了解的讀者而言,會是個很好的開始,可以讓你細細去回想並且思考,到底這些想法與衝突是從何而來,如果你是這些角色,又可以選擇用什麼態度去接納與面對書中的難題。

舉個書中的小例子,但不涉及主要劇情,如果非常非常不喜歡雷的讀友可以跳過下面這一段。我十分喜歡Mina對於伊斯蘭教的一些詮釋與態度,。她認為信仰與外在形式沒有什麼大關連,因此她不戴面紗也不齋戒,以自己的想法來實踐可蘭經裡的精神,在可蘭經裡這樣是ijtihad,也就是自我詮釋(self interpretation),但可蘭經裡同時也說,ijtihad的大門早在第十世紀時就關閉,因為這些自我詮釋會帶來創新,而創新會導致混亂。Hayat有一次就針對這點來詢問Mina,Mina回答「ijtihad的大門將會永遠是開的,因為這些大門才是通往真主的道路。」由這一段就可以得知,她是個思想非常新潮的女人,但這到底是好是壞、是對是錯,書中並未告訴讀者答案,而這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地方。

如果是對這個宗教本身並沒有太大興趣的人而言,其實本書撇開它的背景,也可以說是一本少年成長的小說,而在異國成長裡有很一大部分,就是學會去接受你所愛的人(以及你自己)所犯下的錯誤,並且在傳統價值與自我期望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畢竟,成長中少不了衝突,必定也帶著苦澀,但是要怎樣去裡解與原諒,才是最重要的。


閱讀難易度:三顆星
整體推薦度:三顆星

Title: American Dervish
Author: Ayad Akhtar
Paperback: 384 pages
Publisher: Back Bay Books; Reprint edition (September 4, 2012)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316183307

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早期西部拓荒者的悲歌:Donner Party's "Desperate Passage"



66號公路號稱美國的Mother Road,憑著一股對它的熱愛,去年某天逛書店看到這本《66號公路》翻了翻就決定買下,也沒多想,沒想到整個令我大後悔。看完書只覺得內容很普通,描寫親情之類的家族回憶或朋友情誼都不是特別深刻。而且作者特別在意美國人總是把台灣當成泰國,拜託,如果今天是一個斗六的阿罵,會知道象牙海岸在哪裡嗎?不要這樣為難人家嘛。這種本位主義式的認為全世界都應該要知道台灣這個小島,反而顯現出強烈自卑式的自我安慰。最後才發現,阿,原來他父親是全台灣最之名的導演之一。朋友S搖頭說:這種文二代(相對於富二代)不是大好就是大壞。為什麼翻譯文學正夯,因為本土出版的品質實在是參差不齊阿!

回到正題,66號公路號稱美國的Mother Road,是串聯東西部流通的起源之一。當年我只走了66號公路的起頭一小段,從起點芝加哥開始,橫跨整個伊利諾州,最後到達密蘇里州的St. Louis。遙想以前的西向拓荒者,含辛茹苦,舉步維艱,為的就是到西岸尋找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給下一代一個更好的未來。我去年年底看了一本歷史書Desperate Passage: The Donner Party's Perilous Journey West,說的就是在淘金熱之前的1846年,一群早期移民從密蘇里州往加州遷徙,卻是走向悲劇的故事。

冬天的Donner Lake (From Wikipedia)
在1840年代,許多美國人紛紛西移,期待西邊的好天氣,以及一個嶄新的開始可以讓他們的生活更美好。1846年5月,這群以George Donner為首的Donner一家人與James Reeds一家人為主,前前後後加起來共有八十幾人的團體,從密蘇里州出發往西前行。這個時間才出發已經算是有點晚了,但他們聽信了一個拓荒的前輩,認為有一段捷徑可以縮短路程與時間,預計9月可以抵達加州。沒想到那個前輩自己根本就沒有走過這條路,路況不僅糟糕,還要橫越沙漠,導致人們必須重新闢出一條道路之外,還沒有水喝、糧食不足、牲畜被搶,後來逼不得已只好拋下篷車以便加快行進速度,只求早日通過沙漠這個惡劣的環境。

沒想到好不容易過了沙漠,行程已經是大大的Delay,不僅沒有比走原路快,還喪失許多珍貴的食物與資源(如篷車、牲畜等)。等到他們於11月初好不容易抵達內華達山脈時,已經下起了雪來。從內華達山脈到加州最西邊最後這段路其實也沒那麼難走,若他們於9月到達內華達山脈,其實也還算好走,但那年雪下得特別多,又餓又冷的情況下,他們無法前進,只好在Truckee Lake旁,就前人留下來的簡陋木屋紮營。後來,天氣越來越酷寒,食物越來越少,他們吃完了狗肉,只好吃起同伴的屍體。

The Donner Party Memorial (From Wikipedia)
一直到了隔年的2、3月,才有許多由拓荒者組成的救難隊入山搜救,八十幾人裡最後獲救的只有四十多人,許多人即使獲救,也仍然因為酷寒與飢餓處於一種精神錯亂的狀態。吃人肉以求生存的消息不脛而走,這件事也成為拓荒史上最殘忍的一章,不僅是美國中學生歷史課必讀的內容之一,也被很多不同的書、電影、戲劇、詩大量引用。我選的這本書,不僅詳細的說明事件始末,也把人物性格刻劃得很清楚,患難中更可以見到許多人性真實的樣貌:有人選擇勇敢犧牲,可以為了無親無故的人再次入山搜救,也有人趁亂打劫,甚至提議抽籤決定誰要成為讓大家溫飽的食物。雖然說事件的原貌經倖存者各說各話,版本百百種,但透過本書亦可以一窺當時拓荒者的艱辛與掙扎。

諷刺的是,當年的慘案地點(Truckee Lake,已經被更名為Donner Lake)已是個滑雪度假區,景色之優美,夏天時遊客也是絡繹不絕。只有Donner紀念州立公園(Donner Memorial State Park)裡的紀念碑,高度不多不少6.7公尺(22呎),告訴來此一遊的人們,這正是那年積雪的深度。


閱讀難易度:兩顆星
整體推薦度:四顆星


Title: Desperate Passage: The Donner Party's Perilous Journey West
Author: Ethan Rarick
Hardcover: 304 pages
Publish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st Printing edition (February 4, 2008)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195305029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Hello, 2013!


為了這四天的假期,整個辦公室已經忙亂了整整一個月,趕寫稿、趕校對、趕出刊、年底對編輯而言真是個痛苦的日子,所以對於寫部落格也怠慢了許多。但新的一年好像就代表一個新的開始,看許多版主紛紛寫下新年新希望,我被身邊的友人催促著也要貢獻一下。

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總是要在這一天許下願望?我其實是很不以為然的,大學以後我就很少去跨年,在美國鄉下念書的日子,當地人也沒有跨年的習俗,因此我總覺得這不過是一天又過去了而已。

然而,今天在Random House Kids的twitter帳號上看到David Levithan小說Every Day裡的主角A發表她跨年的心情,有幾句我很喜歡,節錄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New Year’s has always seemed arbitrary to me. When your life can change in a day, why put such weight on the turn of a year? …We say that time is running out, but we are the ones who impose the deadlines. Time ignores us. On New Year’s Eve, like any day, time does its own thing. …We do not make resolutions. We are made of resolutions. Tangled, garbled, well-intended. We say this year will be different. But we should think of this day, this hour, this minute. They all can be different. It is up to us.

從今天這一刻就下定決心吧!希望我們真心企盼的願望都可以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