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9月27日 星期四

西雅圖尋人啟事: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最近2012 NFL球季開始了,看書的速度也因此放慢許多,之前趕在球賽開始前,看完了一本還不錯的小品,叫做Where’d You Go, Bernadette,但這幾週都耽溺於美式足球的慷慨激昂(與戲劇化)裡,遲遲沒有靜下心來好好寫心得。

這本小說的作者Maria Semple來頭不小,在轉行當小說家以前,其實是非常有名的電視劇作家與製作人,其中最有名的作品應該是九零年代大家非常熟悉的影集<飛越比佛利>(阿倫~)。後來她跟男友帶著女兒移居西雅圖,就像書中女主角Bernadette一樣,一個事業上的女強人突然變成在家照顧小孩的家庭主婦,結果就是失落、焦慮與情緒化,更重要的是無法真正去參與社區,也無法認同這個現在所處的城市:西雅圖。

書中角色的背景設定對於住在西雅圖的一家人而言十分典型,父親Elgin在微軟位居要職,不僅領導近250人的當紅團隊,同時也締造出點閱率第四高的TED Talk,在韓裔單親媽媽Soo-Lin的眼裡簡直是個巨星般的存在。母親Bernadette從LA的新星建築師變成西雅圖全職家庭主婦,不善與人互動,也不喜歡出門,除了接女兒Bee下班以外,生活起居大小事情都交給遠在印度的虛擬助理來處理。最後是國二的優秀女兒Bee,一家三口就住在前身是少女感化學校的廢墟裡生活。因此在注重社區參與的鄰居Audrey眼中,這家人根本就超奇怪的。

這天,Bee回家跟爸媽說,她的學期成績全部拿到「超越卓越」(對,這個學校的成績分級制度由好到壞是「超越卓越」、「達到卓越」與「邁向卓越」,所以沒有不卓越的學生)。由於之前爸媽有說過只要Bee全部都拿到最高分,她要什麼就給她什麼(當然父母做這個保證時,Bee最想要的東西是匹小馬),但現在Bee已經國二了,她最想要的東西竟然是──南極家庭旅遊,父母也只好答應。

於是夜未眠的不只是西雅圖,還有無法與陌生人共處一室的Bernadette,更何況是跟一群人被困在船上,從美國到南極!結果就在出發前,Bernadette失蹤了…她到底去了哪裡?遠在印度的虛擬助理到底又是何方神聖?為什麼LA的過去會讓Bernadette變成現在這樣? Bee期待已久的南極行,到底會不會成真?

整本書是用「現代」書信體來呈現,意思就是不只是像過去Dear John那種才叫做「書信」,現代的email、邀請函、備忘錄、雜誌訪談以及Bee的獨白都參雜在其中,若是別人來寫很可能會顯得破碎且混亂,但Semple卻可以把這本書寫得很有整體感,就算是她鉅細靡遺的描寫了當今直升機父母文化、微軟公司生態、南極的地理歷史以及環保建築,我從來不覺得她過度強調細節或節外生枝。

書中配角們也十分搶戲,韓裔單親媽媽Soo-Lin是Bee的同學的媽媽,同時也是Elgin部門的行政人員,一開始她跟Audrey同聲一氣,每天在Bernadette背後說她們一家人的閒話,但後來竟然對Elgin漸生情愫,立場也隨之改變。鄰居Audrey是標準的全職媽媽與直升機家長,校長一直跟她說妳兒子有問題,她還是拼命幫兒子找藉口開脫,標準的「我兒子很乖,只是交到壞朋友」,但誰又能想到她竟然在這整起事件裡扮演了一個關鍵的角色。

Semple在這本書裡讓Bernadette詳細的表達了作者本人初到西雅圖時的不適應感,以及對這個城市的厭惡,雖然有些事有點誇大其詞,但讀來常常令人發笑,尤其是有去過西雅圖的人應該會感觸很深。在紐約時報的訪談中,Semple笑說如果現在要她再寫一本類似的小說,她一定寫不出來,因為隨著時間過去,她對這個城市的觀感也漸漸在改變當中,尤其是到了全書草稿完成的時候,她發現自己竟然愛上了這個城市。而西雅圖人對於這本小說的觀感也很妙,竟然還給予本書不錯的評價。只能說這本書寫的太成功了,連被嘲諷的西雅圖人也難抵它的魅力。

全書中我最喜歡的橋段是描寫Bernadette和Bee之間深厚的母女情誼,當Bernadette消失時,Elgin一度懷疑她會不會是自殺了,Bee馬上回答:「那種做了以後就再也見不到我的事情,她絕對不可能去做的!」當然結尾是有點戲劇化了,但閱讀過程中無疑是非常促咪且享受的一件事。



閱讀難易度:兩顆星
整體推薦度:四顆星


Title: Where'd You Go, Bernadette
Author: Maria Semple
Hardcover: 336 pages
Publisher: Little, Brown and Company; First Edition edition (August 14, 2012)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316204279

2013/5/13加註:中文版《囧媽的極地任務》已於4/30由本事文化出版。

2012年9月18日 星期二

2012 New Kindle $69 開箱文

今天慶祝結婚一周年,終於收到朝思暮想的禮物:2012年最新的$69元Kindle!

話說從頭:
2010年Kindle DX首先推出全球版,除了3G吃到飽之外,當時的電子書一本通常不超過美金十元,這樣不用等一個月海運就可以迅速取得電子書的好方法,讓我成為Amazon殺死獨立書店的幫兇。但是沒辦法,多數獨立書店不支援海外運送,我只好三不五時(其實是一個月一次)貢獻$30-40給二手網路書店Better World Books,假裝自己還是對這個社會有點貢獻。

扯遠了,今非昔比,我的Kindle DX已經變成一台老骨董,電子書的價格也因為Agency定價,比紙本還要貴,這還有天理嗎。但身為原文書重度閱讀者,也只好審慎的選擇購買標的,畢竟,書再怎麼貴還是要買!

然而這一年來我卻覺得身體越來越不爽快,尤其是半公斤重的DX讓我的手腕快得滑鼠手,只好一邊偷偷上網注意Kindle Touch,一邊不時的跟老公說「我看書看得手好痠喔~」(友人C說:屁!你明明就壯得跟隻牛一樣)。於是,就在我觀望了半年,決定要下手買Kindle Touch時,它竟然缺貨了!

冥冥中一切都是命運的安排,就在美國時間九月六號,萬惡的Amazon除了公開發表Kindle Fire HD之外,也發布了最新的Kindle Paperwhite,同時將原有的Kindle降價至$69元。對於我而言,平板電腦一直不是這麼吸引我,閱讀器就是拿來閱讀,我並不需要其他會使我分心的傢伙。而Kindle Paperwhite則是標榜在黑暗中可以發光,讓你在黑暗中也可以閱讀,但是我不是很喜歡這種亮亮的東西,總覺得他還是會讓我的眼睛容易疲勞(毫無科學根據的這樣認為)。因此左思右想下,我還是購買了降到不能再低價的$69元Kindle。

開箱文正文來了:
9/9下訂,9/14就到海關,傳真一些清關文件後,9/18早上就到家了,十分迅速!
盒子的側面也非常有質感

2012年9月5日 星期三

命運的抉擇:The Light Between Oceans


作為一本小說處女作,乍看之下,The Light Between Oceans的故事本身是有點老梗:一位從一次大戰退伍的軍人Tom,帶著年輕的妻子Isabel,住在澳洲西邊遺世獨立的小島上,只有三個月一次的補給船會來拜訪他們,三年也才回一次澳洲本島。作為燈塔的看守人,他們的工作就是照顧燈塔,按時紀錄附近發生的事,照顧這個小島。不幸的是,一直渴望有孩子的Isabel卻經歷兩次流產一次死胎,遲遲無法如願。就在她第三次懷孕失敗,生出死胎過後沒多久,一艘船漂到小島上,船上竟然載著一具中年男屍及一個大聲啼哭的女嬰。Isabel認為這一定是上帝的旨意,堅持把小孩留下,正直的Tom雖然想要通報上級,但想到Isabel前幾次失去寶寶的痛苦,便將男屍埋葬後隨她去了。漸漸的,他也愛上這個小女嬰,兩人將她視如己出,在島上過了幾年快樂的日子。但是隨著回澳洲的日子越來越近,在前方等著他們的未知也漸漸逼近。到底這是誰的孩子?那具男屍又是她的誰?他們又怎麼會來到島上?

Bookpage的專訪中,這位出生於澳洲、定居在倫敦的作家M.L. Stedman說,世界上沒有什麼事情是非黑即白,因此在這本書的故事設定裡,也沒有所謂的「反派角色」,而是描述一群平凡人根據片面訊息就作出一些錯誤的決定,於是面對命運的捉弄以及普世情理法的道德標準,這些人也必須為他們的決定付出代價。

雖然主題是有點老梗,但作者說故事的能力一流,她的文筆也很細膩的描寫出書中這些平凡人的個性與關係,尤其是Tom和Isabel之間的感情,更是讓人看了很心疼。我不禁納悶,為了另一半,他們願意犧牲到什麼程度?經過這麼多困難,當年發誓要照顧對方一輩子的夫妻之情,到底還有沒有辦法繼續?為了想找出這些問題的答案,我熬夜讀完這本小說,雖然人生中的許多事是沒有答案的,作者也寫出一個雖不完美,但完整的交代。我私心認為這本書特別適合在讀書會上討論,不同的人或許會對不同的角色產生同理心,透過討論得以激發出更多不同的想法。

Cana Island Lighthouse, WI
燈塔對於我而言一直都有特別的意義,在威斯康辛州的Door County有12座燈塔,我親身拜訪過4個,每個都各自有他們的特色。親自走進燈塔看守人居住的所在,可以看出當時生活空間的狹小,但透過閱讀燈塔看守人的日記,則讓人感受到當時一家大小住在這裡是多麼的溫馨,也可以了解這個地方過去的氣候與歷史,實在是不可多得的一手資料。值得一提的是,燈塔看守人的妻子在生活中扮演極重要的角色,不只要協助丈夫行政事務,還要處理家務、照顧孩子,也讓我對Isabel這個角色又更心疼了一點。

對於作者Stedman而言,燈塔則是許多二元對立的分界點:安全/危險、明亮/黑暗、移動/靜止、溝通/隔離。在這本書裡,燈塔也是一個家庭形成與分裂的開始,這樣的意象是非常多變的,同時也挑戰了讀者的想像與認知。或許讀完這本書,你也會想去燈塔走走也說不定。





Title: The Light Between Oceans
Author: M.L. Stedman
Hardcover: 352 pages
Publisher: Scribner; First Edition edition (July 31, 2012)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1451681734

2012/12/12更新:恭喜本書打敗2012英國布克獎得主Bring Up the Bodies,獲得美國好讀網站讀者票選為2012最佳歷史小說
2013/3/6更新:繁體中文版《為你說的謊》(皇冠出版)即將於2013年3月11日上市。
2013/4/13加註:Cana Island被選為值得一爬燈塔前五名

2012年9月3日 星期一

未成的烏托邦:Shulamith Firestone (1945-2012)

From Wikipedia

假日很少上網的我,星期一睡眼惺忪走進辦公室,才打開電腦裡的RSS就看到這個噩耗。常被認為寫出基進派女性主義(Radical Feminism)理論基礎之一The Dialectic of Sex: The Case for Feminist RevolutionShulamith Firestone美國時間8月28日在紐約的公寓中辭世。家人宣稱是自然死亡,享年67歲。

她的一生可謂非常戲劇化,出身一個正統猶太教家庭,妹妹還成為一個有名的拉比,其生長環境保守程度可想見一斑。但她後來進入芝加哥藝術學院(School of the Art Institute of Chicago)學美術,除了在美國民權運動及反戰運動中十分活躍,也在芝加哥及紐約分別創立兩個女性組織,草根經驗豐富。

然後在1970年,她年紀輕輕25歲就出版了這本The Dialectic of Sex鉅作,震撼了整個學界。她認為家庭在女性及小孩的壓迫上扮演了關鍵的角色,主要原因不是「生產」,而是「再生產」,讓女性在懷孕以及養育小孩時必須要受到男人的餵養與保護,這樣的分工也造成權力上的差異。因此她認為未來世界的烏托邦裡,女性不應該繼續生養小孩,而是應該交由科技來再生產,如子宮外妊娠(extrauterine gestation)等,女性便可從生理上的束縛中被解放,從而打亂原本的分工,女人也才能夠真正的獨立。

這樣的論點在當時引起熱烈的討論,除了讓人耳目一新以外,也引來許多批評,例如說有人認為她的論點是生物決定論,忽略了女性被壓迫的歷史與文化背景。也有人主張科技本身就是被掌握在男人的手裡,很難成為有效解放女性的工具。甚至有人說,科技也有可能被男人用來作為壓迫女人的工具,如果連「生殖」這個女性才有的能力都可以被科技取代、被男人利用,或許女性會更慘也說不定。

其實女性主義本來就是大家罵來罵去意見眾多,一個理論不管再怎樣完善,我們所面對的世界已經沒有一個是可以普世通用的理論或典範了。面對突如其來的廣大批評,年輕的Firestone無法承受這麼大的壓力,身體和精神都出了狀況,並在1980年代因為精神分裂症而入住療養院。後來的日子裡,她大部分時間躲起來寫作與作畫,出版品也少之又少。

我大學時的社會學老師說,她的言論就是太先進了,也充滿了許多衝突,當他自己無法面對這樣的衝突時,精神分裂也成為一條必然的道路。我到現在都還記得好清楚,那時候我還會猜想25歲的我,又會是什麼樣。(阿現在都30歲了也沒怎麼樣......)

Firestone後半輩子深居簡出,悄悄的辭世了,她的烏托邦或許還未完成,女性的壓迫也從未消失過。但是作為這樣一個女性主義的先驅,她在歷史上的重要性是完全不可磨滅的。2012年,面對Adrienne Rich與Firestone兩位基進女性主義者的逝世,這個世界不知道又成長了多少。

參考資料:《女性主義理論與流派》The Book of Feminism、大學與研究所的筆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