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30日 星期三

美國社會裡的穆斯林:American Dervish


在美國的時候常被朋友邀請去參加阿罵讀書會,就是一群已經退休的阿罵們每個月聚會一次,輪流當host,美其名說是讀書會,其實是一邊吃東西一邊閒聊,連絡感情、打發時間的朋友聚會。不是很嚴肅正經,沒看完也沒關係,看到哪邊就說你的感想,自然也會有人迴響。

老實說我非常喜歡這樣的讀書會,或許以一般人的想法而言,這樣的讀書會很sloppy,但實際上,美國出版業就是在這樣的讀書會氛圍下,才能苟活至今(參見過往的統計資料),若是可以成為讀書會熱門選書,那銷量一般而言不會太難看。

但是台灣好像比較少這種型態的聚會,至少在我這個20-29歲的區間,讀書會多屬於比較功能性的,如增進外語口說能力、考TOEFL、考國考(現在最夯,資料來源請參見ptt Studygroup版),因此為了一解我想參加英文小說讀書會的癮頭,我決定上網搜尋。

後來無意間找到,去年破天荒成為第一個以線上新聞網站形式獲得普立茲獎的Huffington Post,竟然於2012年開始舉辦線上讀書會,每週討論一次當週閱讀範圍,整本書讀完大約是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並不會非常緊湊。(詳細的運作方式可以看這邊,有興趣的讀友也歡迎加入。)

就這樣,去年11月我參加了讀者票選,我自己都忘記是選哪一本了,總之獲得最高票得主是Ayad Akhtar的小說American Dervish,一看書籍簡介,又是跟穆斯林有關,就不是很想看。後來事實證明,這真是先入為主的錯誤觀念,這本書打破以往我對穆斯林的刻板印象(當然也有加強某些不舒服的印象),但是閱讀過程中,無形又讓我對於伊斯蘭這個宗教內部的紛爭與掙扎有更進一步的了解。最後一次讀書會討論,編輯們甚至邀請到作者本人來參加,所以若是想要問作者問題,也可以事先提出,實在是不可多得的好機會。

本書的設定是約30年前的威斯康辛州密爾瓦基,當時的男主角Hayat只有10歲,他的父母是從巴基斯坦移民至美國,然後在美國生下他,爸爸Naveed是一個研究MRI的學者,媽媽Muneer則是專職家庭主婦,乍看之下是個過得還不錯的移民家庭,但他們過得並不快樂。爸爸是個無神論者,頻頻外遇還酗酒;媽媽厭惡老公外遇這件事,也厭惡那些誘惑她老公的白種女人,她期待可以融入當地的巴基斯坦移民家庭,卻又屢遭不信伊斯蘭教的老公阻止。於是這個家庭就在不停的爭吵生活中度過,直到有一天,媽媽的舊時好友Mina來到美國,他們的生活才徹底被改變。

Mina是個風趣、聰明又漂亮的女人,早年奉父母之命結成的那段婚姻並不快樂,為了保護她的孩子Imran不被夫家奪走,她毅然決然選擇來美國,希望可以重新開始過生活。Mina的來臨為這個家庭帶來一息生氣,大大改善家裡的氣氛,同時她也引導Hayat念可蘭經,成為他宗教上的啟蒙者,同時也一直用她自己的方式去信奉與詮釋這個宗教。後來,Mina愛上Naveed的同事Nathan,他是個猶太人,卻願意為了Mina皈依伊斯蘭教,這是真愛。但對於情竇初開的Hayat而言,眼看這個同時也是他情慾啟蒙者的女人,竟然要嫁給討厭的猶太人,迫使他做出一個讓他後悔一生的決定..

這本書想要討論的議題很廣,包括二代移民的傳統與新文化衝擊、伊斯蘭教對於女性與文化的看法、伊斯蘭教的基本教義派(Fundamentalism)與靈性(Spirituality)等爭論,乍看之下有點嚴肅,但是寫劇本出身的作者Akhtar卻將這些議題巧妙的融入於書中對話與生活裡,如果是跟我一樣對於伊斯蘭教並不十分了解的讀者而言,會是個很好的開始,可以讓你細細去回想並且思考,到底這些想法與衝突是從何而來,如果你是這些角色,又可以選擇用什麼態度去接納與面對書中的難題。

舉個書中的小例子,但不涉及主要劇情,如果非常非常不喜歡雷的讀友可以跳過下面這一段。我十分喜歡Mina對於伊斯蘭教的一些詮釋與態度,。她認為信仰與外在形式沒有什麼大關連,因此她不戴面紗也不齋戒,以自己的想法來實踐可蘭經裡的精神,在可蘭經裡這樣是ijtihad,也就是自我詮釋(self interpretation),但可蘭經裡同時也說,ijtihad的大門早在第十世紀時就關閉,因為這些自我詮釋會帶來創新,而創新會導致混亂。Hayat有一次就針對這點來詢問Mina,Mina回答「ijtihad的大門將會永遠是開的,因為這些大門才是通往真主的道路。」由這一段就可以得知,她是個思想非常新潮的女人,但這到底是好是壞、是對是錯,書中並未告訴讀者答案,而這也是我喜歡這本書的地方。

如果是對這個宗教本身並沒有太大興趣的人而言,其實本書撇開它的背景,也可以說是一本少年成長的小說,而在異國成長裡有很一大部分,就是學會去接受你所愛的人(以及你自己)所犯下的錯誤,並且在傳統價值與自我期望中找到自己的定位。畢竟,成長中少不了衝突,必定也帶著苦澀,但是要怎樣去裡解與原諒,才是最重要的。


閱讀難易度:三顆星
整體推薦度:三顆星

Title: American Dervish
Author: Ayad Akhtar
Paperback: 384 pages
Publisher: Back Bay Books; Reprint edition (September 4, 2012)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316183307

2013年1月10日 星期四

早期西部拓荒者的悲歌:Donner Party's "Desperate Passage"



66號公路號稱美國的Mother Road,憑著一股對它的熱愛,去年某天逛書店看到這本《66號公路》翻了翻就決定買下,也沒多想,沒想到整個令我大後悔。看完書只覺得內容很普通,描寫親情之類的家族回憶或朋友情誼都不是特別深刻。而且作者特別在意美國人總是把台灣當成泰國,拜託,如果今天是一個斗六的阿罵,會知道象牙海岸在哪裡嗎?不要這樣為難人家嘛。這種本位主義式的認為全世界都應該要知道台灣這個小島,反而顯現出強烈自卑式的自我安慰。最後才發現,阿,原來他父親是全台灣最之名的導演之一。朋友S搖頭說:這種文二代(相對於富二代)不是大好就是大壞。為什麼翻譯文學正夯,因為本土出版的品質實在是參差不齊阿!

回到正題,66號公路號稱美國的Mother Road,是串聯東西部流通的起源之一。當年我只走了66號公路的起頭一小段,從起點芝加哥開始,橫跨整個伊利諾州,最後到達密蘇里州的St. Louis。遙想以前的西向拓荒者,含辛茹苦,舉步維艱,為的就是到西岸尋找一個美好的生活環境,給下一代一個更好的未來。我去年年底看了一本歷史書Desperate Passage: The Donner Party's Perilous Journey West,說的就是在淘金熱之前的1846年,一群早期移民從密蘇里州往加州遷徙,卻是走向悲劇的故事。

冬天的Donner Lake (From Wikipedia)
在1840年代,許多美國人紛紛西移,期待西邊的好天氣,以及一個嶄新的開始可以讓他們的生活更美好。1846年5月,這群以George Donner為首的Donner一家人與James Reeds一家人為主,前前後後加起來共有八十幾人的團體,從密蘇里州出發往西前行。這個時間才出發已經算是有點晚了,但他們聽信了一個拓荒的前輩,認為有一段捷徑可以縮短路程與時間,預計9月可以抵達加州。沒想到那個前輩自己根本就沒有走過這條路,路況不僅糟糕,還要橫越沙漠,導致人們必須重新闢出一條道路之外,還沒有水喝、糧食不足、牲畜被搶,後來逼不得已只好拋下篷車以便加快行進速度,只求早日通過沙漠這個惡劣的環境。

沒想到好不容易過了沙漠,行程已經是大大的Delay,不僅沒有比走原路快,還喪失許多珍貴的食物與資源(如篷車、牲畜等)。等到他們於11月初好不容易抵達內華達山脈時,已經下起了雪來。從內華達山脈到加州最西邊最後這段路其實也沒那麼難走,若他們於9月到達內華達山脈,其實也還算好走,但那年雪下得特別多,又餓又冷的情況下,他們無法前進,只好在Truckee Lake旁,就前人留下來的簡陋木屋紮營。後來,天氣越來越酷寒,食物越來越少,他們吃完了狗肉,只好吃起同伴的屍體。

The Donner Party Memorial (From Wikipedia)
一直到了隔年的2、3月,才有許多由拓荒者組成的救難隊入山搜救,八十幾人裡最後獲救的只有四十多人,許多人即使獲救,也仍然因為酷寒與飢餓處於一種精神錯亂的狀態。吃人肉以求生存的消息不脛而走,這件事也成為拓荒史上最殘忍的一章,不僅是美國中學生歷史課必讀的內容之一,也被很多不同的書、電影、戲劇、詩大量引用。我選的這本書,不僅詳細的說明事件始末,也把人物性格刻劃得很清楚,患難中更可以見到許多人性真實的樣貌:有人選擇勇敢犧牲,可以為了無親無故的人再次入山搜救,也有人趁亂打劫,甚至提議抽籤決定誰要成為讓大家溫飽的食物。雖然說事件的原貌經倖存者各說各話,版本百百種,但透過本書亦可以一窺當時拓荒者的艱辛與掙扎。

諷刺的是,當年的慘案地點(Truckee Lake,已經被更名為Donner Lake)已是個滑雪度假區,景色之優美,夏天時遊客也是絡繹不絕。只有Donner紀念州立公園(Donner Memorial State Park)裡的紀念碑,高度不多不少6.7公尺(22呎),告訴來此一遊的人們,這正是那年積雪的深度。


閱讀難易度:兩顆星
整體推薦度:四顆星


Title: Desperate Passage: The Donner Party's Perilous Journey West
Author: Ethan Rarick
Hardcover: 304 pages
Publisher: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USA; 1st Printing edition (February 4, 2008)
Language: English
ISBN-13: 978-0195305029


2013年1月2日 星期三

Hello, 2013!


為了這四天的假期,整個辦公室已經忙亂了整整一個月,趕寫稿、趕校對、趕出刊、年底對編輯而言真是個痛苦的日子,所以對於寫部落格也怠慢了許多。但新的一年好像就代表一個新的開始,看許多版主紛紛寫下新年新希望,我被身邊的友人催促著也要貢獻一下。

但是不知道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總是要在這一天許下願望?我其實是很不以為然的,大學以後我就很少去跨年,在美國鄉下念書的日子,當地人也沒有跨年的習俗,因此我總覺得這不過是一天又過去了而已。

然而,今天在Random House Kids的twitter帳號上看到David Levithan小說Every Day裡的主角A發表她跨年的心情,有幾句我很喜歡,節錄在這裡與大家分享:

“New Year’s has always seemed arbitrary to me. When your life can change in a day, why put such weight on the turn of a year? …We say that time is running out, but we are the ones who impose the deadlines. Time ignores us. On New Year’s Eve, like any day, time does its own thing. …We do not make resolutions. We are made of resolutions. Tangled, garbled, well-intended. We say this year will be different. But we should think of this day, this hour, this minute. They all can be different. It is up to us.

從今天這一刻就下定決心吧!希望我們真心企盼的願望都可以成真。